[发明专利]一种部件间高精度自动对接的位姿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4266.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6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费允锋;宋银灏;常猛;刘渊;李国文;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定花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件 高精度 自动 对接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部件间高精度自动对接的位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对接部件(1)表面上的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坐标;
获取第二对接部件(2)表面上的第二待测标志物(4)的坐标;
获取第一对接部件(1)的螺栓与螺孔的位姿对应的第一位姿引出部件(5)的第一参考标志物的坐标;
获取第二对接部件(2)的螺栓与螺孔的位姿对应的第二位姿引出部件(6)的第二参考标志物的坐标;
确定第一参考标志物相对于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位姿;
确定第二参考标志物相对于第二待测标志物(4)的位姿;
确定第一对接部件(1)和第二对接部件(2)的位姿差;
所述获取第一对接部件(1)表面上的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坐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对接部件(1)表面上设置第一待测标志物(3);
在第一位姿引出部件(5)的正对相机的一侧设置第一参考标志物,所述第一参考标志物用于引出第一对接部件(1)上的螺栓与螺孔的位姿;
在第二对接部件(2)表面上设置第二待测标志物(4),其中第二待测标志物(4)与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ID不同;
在第二位姿引出部件(6)的正对相机的一侧设置第二参考标志物,所述第二参考标志物用于引出第二对接部件(2)上的螺栓与螺孔的位姿;
将第一位姿引出部件(5)对准第一对接部件(1)插入;
将第二位姿引出部件(6)对准第二对接部件(2)插入;
将第一对接部件(1)和第二对接部件(2)进行对接;;
所述位姿检测方法还包括:
通过两个CCD相机建立双目视觉测量系统;
根据所建立的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确定第一待测标志物(3)和第二待测标志物(4)的坐标系;
根据所确定的第一待测标志物(3)和第二待测标志物(4)的坐标系确定第一对接部件(1)和第二对接部件(2)的位姿偏差;
所述根据所确定的第一待测标志物(3)和第二待测标志物(4)的坐标系确定第一对接部件(1)和第二对接部件(2)的位姿偏差的步骤包括:
建立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坐标系;
确定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坐标系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待测位姿;
确定第一参考标志物的坐标系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参考位姿;
确定第一参考标志物的坐标系在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坐标系下的位姿;
建立第二待测标志物(4)的坐标系;
确定第二待测标志物(4)的坐标系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二待测位姿;
确定第二参考标志物的坐标系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二参考位姿;
确定第二参考标志物的坐标系在第二待测标志物(4)的坐标系下的位姿;
确定第一对接部件(1)和第二对接部件(2)之间的位姿差;
所述获取第一对接部件(1)的螺栓与螺孔的位姿对应的第一位姿引出部件(5)的第一参考标志物的坐标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对接部件(1)的螺栓与螺孔位置设置与第一位姿引出部件(5)的坐标相对应的参照物;
确定第一参考标志物相对于参照物的坐标;
确定螺栓与螺孔相对于参照物的坐标;
确定第一参考标志物相对于螺栓与螺孔的相对位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坐标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确定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三个角点a、b、c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空间坐标;
以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角点连线作ab为X轴方向,以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角点连线ac作为Y轴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坐标系Z轴方向;
根据确定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反推Y轴方向,建立坐标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测标志物(3)为aruco标志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一待测标志物(3)的坐标系的步骤包括:
对第一对接部件(1)上的不同标记点进行标号;
对该第一对接部件(1)的位姿进行实时测量;
获取不同时刻的各个标记点的状态变化;
对各个标记点进行匹配,确定各个标记点在不同时刻所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2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