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车架的检测与夹持一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3260.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钱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密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对角 直线驱动装置 副车架 检测销 检测 一体装置 上端 定位套 夹持 转臂 转杆 伸出 工作台面 固定设置 螺纹连接 中部开口 轴承内套 专用夹具 连接孔 位置度 夹紧 压杆 支腿 轴承 生产成本 外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车架的检测与夹持一体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底部设有支腿,工作台下方设有两个直线驱动装置一和直线驱动装置二,直线驱动装置一的上端设有对角检测销一且从工作台面伸出,直线驱动装置二的上端设有对角检测销二且从工作台伸出,对角检测销一和对角检测销二的外部设有定位套,定位套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面上,工作台的中部设有四个检测块,其中两个对角的检测块顶部设有轴承,轴承内套接有转杆,转杆上设有转臂,转臂的前端设有螺纹连接的压杆,本装置可以检测副车架各个连接孔和中部开口的位置度,同时可对副车架进行夹紧进行其他作业,检测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减少了一个专用夹具的生产成本,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副车架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的检测与夹持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我们知道,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
副车架上共有四个连接孔并在中部设有类似矩形的开口,副车架制造出来后需对其进行检测,各部分符合要求方可投入使用,现有工序中至少需要一个专用检具和加工夹具完成加工,不仅生产成本高,副车架的拆卸装夹也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车架的检测与夹持一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副车架的检测与夹持一体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支撑的支腿,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两个直线驱动装置一和直线驱动装置二,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一的上端设有对角检测销一且从工作台面伸出,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二的上端设有对角检测销二且从工作台伸出,所述对角检测销一和对角检测销二的外部均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面上,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有四个检测块,其中两个对角的检测块顶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有转臂,所述转臂的前端设有螺纹连接的压杆。
优选的,所述四个检测块的外轮廓与副车架中部开口的四个圆弧面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一和直线驱动装置二均为气缸,所述对角检测销一和对角检测销二均设置在气缸的活塞杆顶部。
优选的,所述气缸为阻尼气缸。
优选的,所述压杆底部设有橡胶压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副车架的检测与夹持一体装置,副车架上共有四个连接孔,且中部设有一个开口,使用时先将气缸的活塞杆收回,将对角检测销一和对角检测销二降落至定位套内部,将副车架沿着中部开口套入检测块内,四个检测块分别对应中部开口的四个角,套入后副车架的四个连接孔分别位于四个定位套上,用手推动副车架,若无明显晃动,则说明中部开口的大小符合要求,若有明显位移偏差或不能套入四个检测块外端,则说明中部开口的大小误差过大,然后启动直线驱动装置一,将两个对角检测销一慢慢升起直至从副车架的对角孔中伸出,然后启动直线驱动装置二,将两个对角检测销二慢慢升起直至从副车架的对角孔中伸出,此过程中若可以顺利将对角检测销一和对角检测销二从连接孔中伸出,则说明连接孔的位置度符合要求,反之则说明连接孔的位置度偏差较大,对于符合要求的副车架,转动检测块上的转臂,然后转动压杆,使压杆压紧副车架,然后对其进行其他作业,本装置可以检测副车架各个连接孔和中部开口的位置度,同时可对副车架进行夹紧进行其他作业,检测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同时减少了一个专用夹具的生产成本,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密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密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