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3133.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笑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气 入子 圆孔 碳纤板 模具 圆柱状结构 切削 贴合 侧边 晃动 毛边 同轴 压出 轴向 延伸 | ||
本发明揭示一种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该定位吸气入子被安装于模具的一圆孔内,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吸气入子包括:本体部,基本呈圆柱状结构,该本体部与所述圆孔贴合;至少一切削部,由所述本体部沿其轴向在侧边切削后留下的平面;顶部,由所述本体部上方延伸出,所述顶部为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顶部与所述本体部同轴,所述顶部的半径小于所述本体部半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由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圆孔贴合,因此所述本体部安装后不会在所述圆孔中晃动,不会出现偏向一边的现象,从而所述顶部与所述圆孔之间保持一致的间隙,并且由于所述切削部的存在,所述碳纤板可以被定位吸气且不会被压出毛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板模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
【背景技术】
对碳纤板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在模具中设置定位吸气入子,一方面对碳纤板进行吸气定位,该结构是在模具中设置圆孔,在圆孔中设置定位吸气入子,所述圆孔与定位吸气入子之间具有间隙。
请参阅图1,图1绘示为现有技术的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第一安装状态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定位吸气入子100为一圆柱体结构,安装时,和圆孔200同轴心,从而使得该定位吸气入子100与圆孔200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例如所述圆孔200的直径为6.0毫米,所述定位吸气入子100的直径为5.6毫米,则所述定位吸气入子100与所述圆孔200的各孔壁之间的距离为均匀的0.2毫米。
请再参阅图2,图2绘示为现有技术的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第二安装状态示意图。
然而,于实际安装时,或者安装后,很容易造成所述定位吸气入子100偏向所述圆孔200一边的情形。以上述尺寸的定位吸气入子100及圆孔200为例,则由可能达到所述定位吸气入子100与所述圆孔200之间达到0.4毫米,该间隙较大,加热后变软的碳纤板容易被压出毛边,之后无法达成吸气的效果,需要打开模具清理毛边才可继续吸气。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解决现有定位吸气入子安装后容易偏到一边,进而碳纤板容易被压出毛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碳纤板模具中间定位吸气入子,该定位吸气入子被安装于模具的一圆孔内,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吸气入子包括:
本体部,基本呈圆柱状结构,该本体部与所述圆孔贴合;
至少一切削部,由所述本体部沿其轴向在侧边切削后留下的平面;
顶部,由所述本体部上方延伸出,所述顶部为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顶部与所述本体部同轴,所述顶部的半径小于所述本体部半径。
可选的,所述顶部的半径略小于所述本体部半径。
可选的,所述切削部为在所述本体部外侧切削掉截面为弓形的柱体后留下的平面。
可选的,所述顶部的高度为2毫米。
可选的,所述本体部的圆柱体的半径值与所述顶部的半径值之间的差值为0.15-0.25毫米。
可选的,所述差值为0.2毫米。
可选的,所述切削部为两个,对称设立于所述本体部两侧。
可选的,所述本体部的直径为6毫米。
可选的,所述本体部的直径为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