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1965.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9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杜保强;徐盛;徐宏;李松霖;邓冉;莫淬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 |
代理公司: | 41104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同步 检测系统 检测 频率变换模块 同步检测模块 倍频模块 闸门电路 雷达 发射信号模块 接收信号模块 频率合成模块 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控制模块 计数器模块 时间同步点 测量系统 传统相位 复杂背景 关门信号 计数误差 检测技术 频率标准 同步显示 相位同步 传统的 重合点 异频 测量 开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包括发射信号模块、接收信号模块、第一频率变换模块、第二频率变换模块、信号控制模块、频率标准模块、第一锁相倍频模块、第二锁相倍频模块、频率合成模块、第一同步检测模块、第二同步检测模块、闸门电路模块、计数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同步显示模块;相对于传统的时间同步检测技术,本发明将相位重合点即时间同步点作为闸门电路的开门和关门信号,消除了传统时间同步检测中的±1个字的计数误差;本发明还采用了区别于传统相位检测方法的异频相位同步检测原理,使得测量精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测量系统在复杂背景下的稳定性更强,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间同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双基地雷达能够克服单基地雷达所存在的诸多技术缺陷。目前世界各国所装备的雷达多为单基地雷达,不存在时间同步问题,而对于双基地雷达,由于信号的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处在不同的位置,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在时间上并不能保持严格同步,因而降低了雷达测距的精度。因此,时间同步已成为雷达尤其是双基地雷达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这个问题的解决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电子侦察、电子干扰、隐身攻击、反辐射武器以及低空和超低空飞行器的威胁,提高雷达对目标的探测、识别、抗干扰、反隐身以及抗摧毁能力,并对整个雷达系统与装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能够解决传统的时间同步检测技术需要复杂的频率综合及归一化处理电路及雷达测距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检测系统,包括发射信号模块、接收信号模块、第一频率变换模块、第二频率变换模块、信号控制模块、频率标准模块、第一锁相倍频模块、第二锁相倍频模块、频率合成模块、第一同步检测模块、第二同步检测模块、闸门电路模块、计数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同步显示模块;
所述发射信号模块采用雷达发射机,发射信号模块用于产生发射信号;
所述接收信号模块采用雷达接收机,接收信号模块用于接收发射信号;
所述第一频率变换模块采用第一频率合成器,第一频率变换模块用于产生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第二频率变换模块采用第二频率合成器,第二频率变换模块用于产生第二射频信号;
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的频率相等;
所述的信号控制模块采用集成有接收器的单片机,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并向频率合成模块发送接受指令;
所述频率标准模块采用晶体振荡器,频率标准模块用于产生频率为10MHz的频率标准信号;
所述第一锁相倍频模块采用第一锁相倍频器,第一锁相倍频模块用于将频率为10MHz的频率标准信号倍频至50MHz;
所述第二锁相倍频模块采用第二锁相倍频器,第二锁相倍频模块用于将频率为10MHz的频率标准信号倍频至300MHz;
所述频率合成模块采用DDS直接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模块用于产生参考信号,参考信号大于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的周期;
所述第一同步检测模块用于产生第一射频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第一相位同步点脉冲,第一相位同步点脉冲作为闸门电路模块中闸门电路的开门信号;
所述第二同步检测模块用于产生第二射频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第二相位同步点脉冲,第二相位同步点脉冲作为闸门电路模块中闸门电路的关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1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