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槽式凸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1043.X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峰;何昊;谢鹏;黄浩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凸轮 机构 限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式凸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其包括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凸轮机构、凸轮限位挡板、滚珠丝杠、消能器和消能器固定座。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推杆、推杆限位板及置于槽中的推杆上的滚子。所述凸轮与所述滚珠丝杠的滚珠螺母连接,所述消能器安装在所述凸轮机构的一侧的消能器固定座上,所述消能器一端与凸轮机构的推杆末端连接,所述消能器另一端与消能器固定座上端连接,所述凸轮限位挡板平行安装在所述凸轮机构的两侧,所述凸轮机构中的凸轮在所述限位挡板的限制下作转动,在所述推杆限位板的限制下所述滚子带动所述推杆作往复直线运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小建筑与桥梁等结构隔震层在地震中的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桥梁结构隔震层限位装置,具体设计一种沟槽式凸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础隔震、消能减震以及调谐减震控制等被动控制技术由于其概念简单、机理明确、造价较低、减震效果显著而在国内外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阻尼器以其经济性好、适用性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土木工程研究人员的重视。在建筑结构、桥梁结构被动控制减震技术方面,隔震技术需要通过消能器限制隔震层的位移,消能减震技术需要通过消能器耗散地震能量。当采用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如摩擦消能器,金属屈服消能器时,若消能器位移较小,则其难以发挥有效的耗能能力;若消能器位移较大,则需要采用大吨位大行程消能器,导致造价较高。当采用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如粘滞液体消能器或粘弹性消能器时,若消能器速度较小,其难以发挥有效的耗能能力;若消能器速度较大或位移较大,则需要采用大吨位大行程消能器,也会导致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隔震限位技术采用消能器时,若消能器位移较小或速度较小时,难以发挥有效的耗能能力,若消能器位移较大或速度较大时,则需要采用大吨位大行程消能器,导致造价较高的两难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槽式凸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其包括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凸轮机构、凸轮限位挡板、滚珠丝杠、消能器和消能器固定座,所述凸轮限位挡板设为两块,两块所述凸轮限位挡板平行间隔安装在所述凸轮机构的两侧,所述滚珠丝杠穿过所述凸轮限位挡板与所述凸轮机构连接,所述消能器安装在两块所述凸轮限位挡板旁侧的消能器固定座上并与所述凸轮机构连接,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推杆、推杆限位板及滚子,所述推杆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凸轮的轮面上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推杆一端通过滚子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穿过限位孔与所述消能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推杆与所述消能器连接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消能器连接的第一连接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消能器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二连接扣与所述第一连接扣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滚珠丝杠包括两个滚珠螺母,所述凸轮夹持在两个所述滚珠螺母之间,两个所述滚珠螺母背离所述凸轮的一面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推力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基座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墩台,所述基座通过所述螺栓孔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墩台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轮限位挡板背向所述凸轮机构的一面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凸轮限位挡板的固定加劲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沟槽式凸轮机构隔震限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10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