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接头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0271.5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9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艳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13/02;F16L58/02;F16J15/10;F17D5/02;B23K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接头 连接结构 插口 安装作业 防腐涂层 管口部位 过流部位 接头部位 节约资源 结构一致 静密封件 两层结构 施工成本 施工难度 使用寿命 双层结构 短节管 密封件 无损伤 再利用 承口 承压 内壁 省时 省力 密封 加工 | ||
多功能接头连接结构。本发明将管道的两端均加工为形式、结构一致的具有承口特性的结构,再利用一短节管(两端具有插口特性的结构)进行连接。这样在管口部位形成的双层结构,两层结构之间采用静密封件进行密封,在实现了承压的同时,确保接头部位的过流内壁上的防腐涂层不被破坏,进而有效的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发明实现了密封件和内部过流部位涂层无损伤,在安装作业时省时、省力、节约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以及施工难度,具有良好的发展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双密封焊接法兰接头因耐压等级高,防腐性能优良等特点,在防腐管道密封连接技术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的双密封焊接法兰接头是在两法兰端面间装有弹性密封件,安装时,先将弹性密封件嵌入法兰密封面,再把两连接法兰拉拢挤压对齐,最后将两连接法兰外侧焊接连接,从而实现法兰密封件与外侧焊口的双密封。但此种连接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不仅需要专用对口设备,而且对于法兰对接、压紧的安装精度要求高,若压紧不到位,内侧密封将失去作用,同时将造成外侧密封焊缝的锈蚀,从而降低接头使用寿命;法兰接头制作过程中,每片法兰插入管端后要有内外两道焊口,故造成每个法兰接口共有五道焊口,既浪费资源,提高人工、材料成本,又因焊接温度的影响,破坏表面防腐层,使得焊缝处易遭致腐蚀,增加焊缝处渗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安装焊接过程中,减少焊缝,同时避免焊接温度对管体防腐层的影响,进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的防腐复合管的接头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腐复合管的内、外壁面上设有防腐涂层,所述防腐复合管的管口开设有焊接坡口,在所述管口的内侧设有至少两道环形凸圈,在两道所述的环形凸圈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管口内设置有可抽插的短节管,所述短节管的外壁与所述密封圈形成液密封连接;所述短节管的长度大于等于管口至最远离管口凸圈内端面的距离的二倍;使得相邻防腐管管口与所述防腐管管口对接时,所述密封圈与相邻防腐管内设置的密封圈均与所述短节管形成液密封连接;且所述防腐复合管与所述相邻复合管管口对接后,在管内留有隔舱。
所述防腐复合管的管口具有扩口段;所述短节管的内径等于所述防腐复合管的内径、外径小于所述扩口段的内径;所述管口为直管口,在所述最远离管口凸圈的内侧还设有挡圈或处于同一圆周上的至少三只挡块。
所述防腐复合管的管口至最接近管口凸圈外端面之间的管壁上开设有孔;在所述短节管的外壁上均布有两道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短节管的内外表面上设有防腐涂层。
本发明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焊缝多、成本高,避免过流管口部位因焊接熔池对防腐层的破坏。本发明将管道的两端均加工为形式、结构一致的具有承口特性的结构,再利用一短节管(两端具有插口特性的结构)进行连接。这样在管口部位形成的双层结构,两层结构之间采用静密封件进行密封,在实现了承压的同时,确保接头部位的过流内壁上的防腐涂层不被破坏,进而有效的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发明实现了密封件和内部过流部位涂层无损伤,在安装作业时省时、省力、节约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以及施工难度,具有良好的发展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安装作业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是防腐复合管,11是扩口段,12是坡口,13是相邻防腐复合管,2是短节管,20是短节管的防腐涂层,3是隔舱,4是焊缝,5是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艳,未经孙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0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