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效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9969.5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甄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甄金兰 |
主分类号: | A01N43/78 | 分类号: | A01N43/78;A01N43/6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效杀菌组合物 苯噻菌酯 白粉病 霜霉病 农药领域 增效作用 质量比 可用 优选 病害 防治 | ||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增效杀菌组合物,包含苯噻菌酯与申嗪霉素,其中有效成分苯噻菌酯与申嗪霉素的质量比为1:50‑50:1。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防治农业上多种病害,优选霜霉病、白粉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苯噻菌酯(benzothiostrobin)是由华中师范大学研发的一种新型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其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与线粒体复合物III中细胞色素b(cytb)的Qo位点结合而阻止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抑制病原菌的呼吸作用。该药剂尤其在防治最重要的作物病害白粉病方面表现优异,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在杀菌谱筛选试验中,苯噻菌酯对玉米小斑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小麦根腐病、番茄灰霉病、油菜菌核病、荔枝霜疫霉病等都表现了较好的抑制活性。并对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
申嗪霉素,英文名称Shenqinmycin,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是荧光假单胞菌株M18分泌的一种微生物源抗菌素,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吩嗪-1-羧酸。该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实践证明化学农药单剂的长期使用极易出现抗性问题,导致用量不断加大,风险增加,不利于环境生态安全。寻求科学、合理的农药复配,是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办法。将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成本和抗性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是科学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苯噻菌酯和申嗪霉素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效作用明显,对霜霉病、白粉病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抗性风险低的杀菌组合物。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意外发现以苯噻菌酯和申嗪霉素一定的比例混配后,对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以苯噻菌酯和申嗪霉素为有效成分,二者的质量比为50:1-1:50,较好的质量比为1:20-5:1,最优选1:5。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A与B的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10%~90%,其余为助剂和填料或稀释剂。优选25%-65%。
该增效杀菌组合物可以加工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
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
(2)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扩大了防治谱,杀菌效果好,显著提高了多种农作物的多种病害的防止效果,尤其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佳。
(3)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以制备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等不同剂型的制剂,各制剂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宜于推广施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一:苯噻菌酯和申嗪霉素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甄金兰,未经甄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