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试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9842.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7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鲁忠华;王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智德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2 | 分类号: | G01N21/82 |
代理公司: | 11588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质 检测 试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醋酸铵12‑18份、硝酸银3‑7份、活性炭4‑8份、柠檬酸钠2‑8份、乙二醇5‑6份、四硼酸钠2‑5份、乙酸丁酯3‑6份、石墨烯分散液14‑26份、菊花8‑13份、草酸4.2‑5.4份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9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各个组分起协同作用,可以避免其他离子的干扰,可以有效的检测水中氯离子,反应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中的硫酸钡还可以与水中残留的漂白粉反应,使得水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试剂。
背景技术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上了自来水。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自来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自来水厂都会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水质检测,由于氯气是自来水消毒常用的物品,自来水中通常都会残留一定量的氯离子,自来水出厂的时候要确保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氯离子的检测就成为自来水厂必须做的工作,人们通常会采用氯离子检测剂对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氯离子检测试剂的反应速度慢,降低了工作效率,这降低了自来水出厂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试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试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醋酸铵12-18份、硝酸银3-7份、活性炭4-8份、柠檬酸钠2-8份、乙二醇5-6份、四硼酸钠2-5份、乙酸丁酯3-6份、石墨烯分散液14-26份、菊花8-13份、草酸4.2-5.4份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9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活性炭粉采用玉米秸秆、大豆秸秆、高粱秸秆、木材废料、椰子壳和核桃壳中的至少一种在真空和540-580摄氏度下热解得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用于水质检测的试剂还包括硫酸钡1-5份。
所述用于水质检测的试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菊花中加入其重量5-8倍的质量分数为70-88%的乙醇溶液,浸泡6-8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过滤并且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到菊花提取液;
步骤二,将活性炭粉碎至1800-2400目并且加入石墨烯分散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45-58摄氏度和超声波辅助下保持6-10小时,将产物过滤并且浸泡在3-8摄氏度的菊花提取液中,离心后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三,将第一混合物、醋酸铵、硝酸银、柠檬酸钠、乙二醇、四硼酸钠、乙酸丁酯和草酸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投入造粒机中在165-198摄氏度下造粒,得到粒径为120-480um的半成品;
步骤四,将半成品封装在滤袋中,即可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超声波的功率为800-960W,超声波的频率为40-80K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各个组分起协同作用,可以避免其他离子的干扰,可以有效的检测水中氯离子,反应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中的硫酸钡还可以与水中残留的漂白粉反应,使得水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智德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智德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