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长电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9498.8 | 申请日: | 201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宪贵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203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使用寿命 补充液 剥落 腐蚀 电瓶使用寿命 电瓶极板 动力源 加水口 瓶口处 冷缩 散布 水电 环保 | ||
现有电瓶在以水电瓶为动力源的车辆,常在电瓶加水口处腐蚀、剥落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了与瓶内温度相同+2℃的补充液加入瓶中,消除了电瓶极板的冷缩热涨变化,且加入的补充液散布面大,混合均匀,从而消除了电瓶口处腐蚀、剥落致损的现象发生,延长了电瓶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了经济效益,更加环保。
涉及领域:本发明涉及车用电瓶的保养使用
技术背景:现在车辆在以电瓶为动力源,特别是以水电瓶为动力源的大小车辆,存在着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来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般电瓶使用寿命在10-14个月左右,而使用后的电瓶常在加液口处腐蚀、损坏,造成电瓶使用寿命的缩短,这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延长了电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加注补充液前,先量得电瓶中电液的温度后,将要加入的补充液加温与瓶内的温度相同或高于瓶内液温2度时,把一塑料或玻璃制的、近底端部开有多个横向孔、底部开有比横向孔小的底部小孔、顶端开口的圆形或方形的漏斗放入电瓶口内,将加温后的补充液按经验加注量倒入一个塑料或玻璃制的、带有容积刻度的杯内,缓慢向漏斗、电瓶中加注。并使拿漏斗的手不停地转动角度,使泄入电瓶中的补充液分散、均匀地落入瓶中,再查液面高度,如不够,记住第二次的加注量后,二次加注量之和便是总加注量。如果加注量过多,抽出多余的液体量后,第一次加注量与抽出量之差便是标准加注量,向下一个孔加注时,只要按照这个量加注就可以了。
由于采用相同温度的补充液经漏斗加入电瓶,改变了加液时从瓶口直接倒入,在口下方多为加入液,与其单格其余地方的液未能充分混合,从而消除了电瓶中极板热胀冷缩、变形的变化。加入液散步面积大、均匀,与瓶内原存电液硫酸浓度、比重存在差异不同,使其单位体积的原液与新加入液的混合更安全、充分,从根本上解除了电瓶口处极板脱落损坏的危害,因而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剖视图,图中(1)漏斗,(2)横向孔(3)底部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保养电瓶时,要避开风、尘,新电瓶前半年只加蒸馏水,以后检查硫酸浓度低时,再用补充液;
2、用开水浇洗电瓶及盖,冲去污物。擦净瓶及盖上的水珠,残水。打开盖后,量取瓶内的液体温度,将要加入的液体加温至瓶内温度相同+2℃为准,缓慢,有序经漏斗(1)加入,(底部小孔切勿侵入瓶内液中加注)并使拿漏斗(1)的手不停地转动角度,使经横向孔 (2)和底部小孔(3)泄入瓶内的液体能与瓶内液体充分混合。(横向孔(2)对称等距离设置为8孔,直径为3mm,底部小孔直径为2mm,漏斗(1)高度为80mm,直径小于电瓶口5mm)。 3、电瓶与电瓶,单格与单格间的液面高度要保持一致,保证充放电均衡同步。当液面高度正常时,(电瓶上液面最低指示线与瓶体上端之距离取中间尺寸为准)可用浮筒,放在单格口内保持垂直,此时在浮筒与电瓶口上端平面相交处,用细笔画一记号线,其后用此法,量取各格液面高度时所画浮筒上的记号线不高出与低没瓶口上端平面为准。
4、保养电瓶要做记录。只能提前检查保养,切勿托后,绝对杜绝上水室缺水的事故发生。
5、以70斤重电瓶计,每次补液不超过500毫升为佳。
6、补液加毕拧好瓶盖,如有洒漏应用开水冲洗。
7、检查各瓶桩链接,如有腐蚀、松动,应消除腐蚀,用黄油油好,固定牢固。
8、工作完后即开始充电,待充足后再用快档充二十分钟(有利于加入液与瓶内原液的充分混合),也可用快档直接充,但要掌握好时间。
9、根据作业量,确定好充电时间,切勿长时间饱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宪贵,未经孟宪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