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射灭火球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9420.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4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高良军;朱根民;高建丰;竺振宇;张红玉;董丽颖;管恩浩;王怡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 灭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灭火球,包括外壳体和灭火剂粉末,外壳体为球形,外壳体底部设有配重块,配重块的上方设有储粉壳体,储粉壳体的下方还设有可随温度变化体积的支撑垫,灭火剂粉末位于储粉壳体的内部,储粉壳体的内部设有气体产生装置,外壳体正对配重块的上方设有喷射口,外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辅助喷射孔,储粉壳体设有配合口,储粉壳体的侧壁还设有辅助配合孔,辅助配合孔位于辅助喷射孔的下方,喷射口内设有热敏材料制成的密封塞。本发明的好处是支撑垫、辅助配合孔和辅助喷射孔配合,灭火材料的有效利用率高;辅助喷射孔的灭火点准确,灭火效率高;外壳体的喷射口能始终恢复到向上的位置,灭火作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射灭火球。
背景技术
灭火球适用于人员难以靠近的火灾场合,具有简单、安全的灭火特点。目前,在在大部分投掷型灭火球或者灭火弹中,都是以爆炸的形式炸出灭火材料,覆盖着火点,由于爆炸巨大的冲击,大量的灭火材料炸飞远离着火点,从而并没有被有效利用,并且爆炸也有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还有部分的灭火球采用雷管火炸药等炸开灭火球的壳体从而使灭火介质在火场弥散,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授权公告号为CN 204017226U,授权公告日2014年12月17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小体积便捷式灭火球”,公开了一种小体积便捷式灭火球,该灭火球包括具有空心结构的球形壳体;球形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引爆器和填充有灭火剂,引爆器置于球形壳体的中心位置上且包裹在灭火剂内;球形壳体的外表面上纵横交错分布有多个引线槽,且球形壳体的外表面包覆有收缩膜,收缩膜与多个引线槽之间均围合成密封腔,每个密封腔内均设置有引线束,每个引线束的一端均相交于一点后形成引线点燃部,引爆器的两端均通过引线连接至引线点燃部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纵横交错分布的引线束对引爆器进行引燃,只要一接触火源,就可由其中任何一个引线束引燃即可引发引爆器,增加了引爆的机率,加快了爆炸速度;同时,收缩膜的设计,可防止引线束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其不足之处在于,以爆炸的形式炸出灭火材料,覆盖着火点,由于爆炸巨大的冲击,大量的灭火材料炸飞远离着火点,从而并没有被有效利用,并且爆炸也有可能造成人员受伤。
因此,设计一种投掷型且能覆盖着火点灭火的喷射灭火球就很有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克服现有的灭火球以爆炸形式灭火,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且灭火材料应用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喷射灭火球,投向着火处后,紧挨着着火点进行喷射式灭火,对覆盖着火点效果好,灭火材料的有效利用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射灭火球,包括外壳体和灭火剂粉末,外壳体为球形,外壳体底部设有配重块,配重块的上方设有储粉壳体,储粉壳体的下方还设有可随温度变化体积的支撑垫,灭火剂粉末位于储粉壳体的内部,储粉壳体的内部设有气体产生装置,外壳体正对配重块的上方设有喷射口,外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辅助喷射孔,储粉壳体设有与喷射口正对齐配合的配合口,储粉壳体的侧壁还设有与辅助喷射孔对应的辅助配合孔,辅助配合孔位于辅助喷射孔的下方,喷射口内设有热敏材料制成的密封塞。
将灭火球投掷到火源地带,密封塞燃烧,气体产生装置带动储粉壳体内的灭火剂粉末从喷射口,喷射出的气体产生动力推动灭火球移动,灭火球碰到高温物体时,高温物体使与其触碰区域的支撑垫膨胀,推动该区域所在一侧的储粉壳体向上,使该侧的辅助喷射孔与辅助配合孔连通,辅助喷射孔也喷出灭火粉末并推动灭火球向其相反侧移动,灭火球完成该侧的灭火,灭火球在不断移动的过程中完成四处喷射灭火,并且喷射口始终向外喷射灭火粉末,灭火效率高。喷射口向上喷射灭火粉末,完成灭火,灭火效率高;支撑垫、辅助配合孔和辅助喷射孔配合,使灭火球主要完成该处火源的扑灭,灭火材料的有效利用率高;配重块使喷射口主要向上方喷射灭火粉末,使支撑垫位于灭火球的下方,方便支撑垫感应热源,辅助喷射孔的灭火点准确,灭火效率高。外壳体与配重块配合,由于外壳体整体的重心位于外壳体的下方,从而可以确保外壳体的喷射口能始终恢复到向上的位置,灭火作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室消防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抛砂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