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8767.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欧泽兵;唐思祖;何茂水;马益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5/06 | 分类号: | B65G25/06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铜针机 转运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的铜针的安装一般都采用人工安装,不但效率低,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安装架,传动轴,支架,传动轮,从动轮,传动带,活动块,托盘,导轨,导向板,定位板,连接柱,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所述的传动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的传动轮和从动轮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传动带一端与传动轮连接,所述的传动带另一端与从动轮连接,所述的活动块安装在传动带上,所述的导轨在支架的一侧,所述的托盘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的托盘与活动块连接,所述的安装架一侧设有定位板,所述的连接柱安装在定位板的一侧,所述的弹簧套在连接柱上,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定位板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导向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安装轨道,所述的安装轨道安装有定位感应开关一,定位感应开关二,定位感应开关三。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定位板的上方设有铜针限位板。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托盘上设有针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的设置,实现了铜针的自动化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实现了铜针的对齐,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的轴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的右视图。
图中:1、电机,2、电机座,3、安装架,4、传动轴,5、支架,6、传动轮,7、从动轮,8、传动带,9、活动块,10、托盘,11、导轨,12、导向板,13、定位板,14、连接柱,15、弹簧,16、安装轨道,17、定位感应开关一,18、定位感应开关二,19、定位感应开关三,20、铜针限位板,21、针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包括电机1,电机座2,安装架3,传动轴4,支架5,传动轮6,从动轮7,传动带8,活动块9,托盘10,导轨11,导向板12,定位板13,连接柱14,弹簧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座2安装在安装架3上,所述的电机1安装在电机座2上,所述的传动轴4与电机1连接,所述的传动轮6和从动轮7安装在支架5上,所述的传动带8一端与传动轮6连接,所述的传动带8另一端与从动轮7连接,所述的活动块9安装在传动带8上,所述的导轨11在支架5的一侧,所述的托盘10安装在导轨11上,所述的托盘10与活动块9连接,所述的安装架3一侧设有定位板13,所述的连接柱14安装在定位板13的一侧,所述的弹簧15套在连接柱14上,所述的弹簧15一端与定位板13连接,所述的弹簧15另一端与导向板1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5的一侧安装有安装轨道16,所述的安装轨道16安装有定位感应开关一17,定位感应开关二18,定位感应开关三19,通过定位感应开关一17,定位感应开关二18,定位感应开关三19的设置,实现了托盘10运行位置度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板13的上方设有铜针限位板20,通过铜针限位板20的设置,防止了叠针现象的发生,同时纺织了铜针未入针槽21,通过托盘10的移动,铜针限位板20将铜针推入托盘10的针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盘10上设有针槽21,通过针槽21的设置,实现了铜针的定位。
本发明中,通过电机1带动传动带8转动,从而带动活动块9左右移动,通过活动块9带动托盘10在导轨11上移动实现了铜针的转运,通过定位感应开关一17,定位感应开关二18,定位感应开关三19的设置,实现了托盘10运行位置度的限位,将铜针输送到额定位置,而当托盘10经过导向板12时,通过导向板12将铜针导成同一平面,同时通过弹簧15与导向板12连接,实现了导向板12的回弹,防止了卡针现象的发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打铜针机的铜针转运机构的设置,实现了铜针的自动化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实现了铜针的对齐,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8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罩壳(便携式电动切割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