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接口转换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8640.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肖红;赖坤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凌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分信号电路 倍频电路 电平转换电路 控制电路 整形电路 光耦继电器 电路连接 控制接口 转换电路 电路 直流伺服电机 差分信号 干扰信号 控制信号 脉冲频率 数字信号 信号波形 信号分离 抑制共模 整形 倍频 传输 转换 | ||
1.控制接口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平转换电路、倍频电路、差分信号电路、控制电路、整形电路、光耦继电器电路,PLC信号进入电平转换电路,所述倍频电路、差分信号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电平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倍频电路与差分信号的电路连接,所述差分信号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别与整形电路连接,所述整形电路与光耦继电器电路连接;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24V的PLC信号转换成直流伺服电机所接收的5V电平,所述倍频电路用于锁相倍频;所述差分信号电路用于抑制共模干扰信号;所述整形电路用于对信号波形进行整形;所述光耦继电器电路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接口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电路包括锁相环U1、计数器U2、计数器U3、电容C1、电容C2、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11、电容C12、电容VC1、电位器RW2、三极管Q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所述锁相环U1采用NE564,计数器U2、计数器U3均采用74LS393;锁相环U1的12引脚与13引脚之间并联有电容C12和电容VC1;所述电容C6一端为信号输入端,其另一端连接锁相环U1的5引脚;所述锁相环U1的3引脚连接计数器U2的3引脚,计数器U2的1引脚连接计数器U3的6引脚,技术其U2的2引脚连接计数器U3的2引脚,计数器U3的1引脚连接电阻R6,电阻R6连接计数器U3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位器RW2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在电阻R6与计数器U3连接的线路上,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8,电容C8连接电位器RW2端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3连接电容C8端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2连接电阻R3端的另一端接地;锁相环U1的9引脚连接在电阻R3与电容C7连接的线路上;电容C1一端接正5V电源同时还连接在电容C2与电阻R3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电容C7一端连接在电阻R3与电容C8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电容C1与电容C2连接的线路上;电阻R7并联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电阻R8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一端连接在电阻R8接地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11一端连接在电阻R9与三极管Q1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为信号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接口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位器RW1、电阻R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所述电位器RW1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在电容C1与电容C2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个固定端接地;电阻R2一端连接电位器RW1的活动端,其另一端连接锁相环U1的2引脚,电容C3一端连接在电阻R2与锁相环U1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一端连接锁相环U1的5引脚,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一端连接锁相环U1的4引脚,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未经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86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