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7875.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风祥;张绍斌;范宝明;张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博世特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06;C22C38/58;C22C38/02;C22C38/42;C22C38/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塑性 用于 汽车 缸盖 不锈钢 锻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1)准备不锈钢胚料;(2)对不锈钢胚料表面进行除污除锈除油处理后,在其表面涂覆一层润滑剂;(3)锻造加热:不锈钢坯料入炉,在300‑350℃的温度下保温70‑90min,锻造加热分五段;(4)冷却退火:将炉温冷却降至810‑850℃,保温2‑3h后出炉;本发明工艺路线设计合理,简单易行,可塑性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不锈钢的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锻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在机械领域,锻造被广泛的应用于诸多方面。但是,在现有的不锈钢锻造工艺中,由于工艺设计存在的各种问题,工艺周期较长,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工艺路线设计合理,简单易行,可塑性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不锈钢的表面质量。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1)准备不锈钢胚料,不锈钢胚料的质量百分比成分为:C: 0.12-0.25%、Si:0.05-0.6%、Mn: 2.0-3.2%、Cr: 25-32%、Ni: 0.2-1.3%、Cu:1.2-2.6%、N:0.01-0.2%、W:0.02-0.4%,其余为Fe和杂质;
(2)对不锈钢胚料表面进行除污除锈除油处理后,在其表面涂覆一层润滑剂;
(3)锻造加热:不锈钢坯料入炉,在300-350℃的温度下保温70-90min,锻造加热分五段:第一段随炉升温至1080-1120℃,保温50min;第二段随炉温降至750-780℃,保温3h;第三段随炉升温至1150-1320℃,保温30min;第四段随炉温降至800-880℃,保温3h;第五段随炉升温至1020-1080℃,保温30min;
(4)冷却退火:将炉温冷却降至810-850℃,保温2-3h后出炉。
上述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其中,步骤(2)中润滑剂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空心微珠5-15份、氧化锆10-30份、丙烯酸树脂8-16份、二氧化硅1-3份、硬脂酸5-8份、双季戊四醇3-10份、二乙二醇单丁基醚0.5-4份、氢氧化钠0.1-16份和水100-150份。
上述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其中,所述空心微珠、氧化锆和二氧化硅的重量份数比为5:10:1。
上述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其中,所述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空心微珠、氧化锆、二氧化硅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物A;
(2)将水加热至60-80℃后加入丙烯酸树脂、硬脂酸、双季戊四醇和二乙二醇单丁基醚,混合搅拌30-90min得到混合物B;
(3)在将混合物B冷却至30-45℃,加入混合物A和氢氧化钠搅拌10-50min即可得到润滑剂。
上述一种可塑性高的用于汽车缸盖的不锈钢锻造工艺,其中,步骤(2)中对不锈钢胚料表面进行除污除锈除油处理需要使用清洗液,清洗液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8份、聚乙二醇1-5份、聚丙烯酰胺2-8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10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5-4份、十八醇0.1-2份、三聚磷酸钠1-3份和水62-7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博世特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博世特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