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模型的人防工程预留预埋构件检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6941.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姚鹏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峰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构件 人防工程 预留 混凝土浇筑 建立模型 数据共享服务 信息资料库 模型比对 模型检查 模型装配 三维模型 施工现场 协作模式 预埋套管 给排水 返工 遗漏 通风 检查 直观 室内 异地 地下 创建 成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人防工程预留预埋构件检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模型库;S2、模型装配;S3、建立模型信息资料库;S4、创建BIM模型协作模式,建立异地数据共享服务机制;S5、将现场的预留、预埋构件与模型比对。本发明将人防工程中的预留、预埋构件的信息在三维模型中体现,更加直观、具体,信息立体化,通过模型检查确认施工现场地下室内的给排水、通风、电气预埋套管,在混凝土浇筑前确保各个预埋构件高度、位置正确,没有遗漏,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功杜绝返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防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人防工程预留预埋构件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国内较为一致的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人防工程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做好预留孔洞、预埋套管、构件的检查确认,如果混凝土浇筑后再发现遗漏或错误,再进行返工将耗费大量的人工、进度成本,大幅增加项目成本。
地下人防工程中分布了大量的预埋套管、构件,数量繁多、位置杂乱,牵涉专业较多,包括人防工程内的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暖通系统、强电桥架、弱电桥架,非人防工程内的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暖通系统、强电桥架、弱电桥架,分别由不同设计院、不同专业设计出图,各专业图纸都是分散的,使用纸质版图纸在现场逐个检查预留、预埋构件,存在以下缺点:
(1)图纸中的二维图形不够清晰、直观,施工人员需要在同一套图纸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之间反复切换,查阅图纸效率低,很容易产生遗漏。
(2)各个预留、预埋构件由不同专业人员设计,牵涉的专业多,必须携带不同专业的图纸到现场查看,大量图纸在现场查看效率低,容易漏看某些图纸。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人防工程预留预埋构件检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人防工程预留预埋构件检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模型库,将预留、预埋构件分别创建三维实体模型,存储至人防工程BIM模型库,确保每个模型尺寸与现场相应的预留、预埋构件的尺寸相同;
S2、模型装配,将步骤S1中的所有预留、预埋构件的模型进行装配,确保装配完成后的模型与现场布局一致;
S3、建立模型信息资料库,将预留、预埋构件的所有信息导入BIM模型库,形成基于BIM模型的模型信息资料库;
S4、创建BIM模型协作模式,建立异地数据共享服务机制;
S5、将现场的预留、预埋构件与模型比对,利用步骤S5中带有共享数据的终端设备在人防工程现场依次检查每个预留、预埋构件并和模型库中对应的模型进行比对,直至将人防工程现场所有预留、预埋构件检查完毕。
优选地,所述预留、预埋构件包括排水设备、通风设备、电气预埋套管和人防门预埋门框。
优选地,在步骤S3中,预留、预埋构件的信息包括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和图纸资料。
优选地,在步骤S4中,异地数据共享服务机制的查看方式包括数据共享中心的登陆界面、Web端口、PC端口和移动终端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6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陡坡路基椅式桩锚固深度设计计算方法
- 下一篇:设计集成电路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