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茶叶初制的热风杀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6803.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年生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叶 热风 杀青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初制的热风杀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热炉、杀青仓、进料管、封盖、温度检测器、出料口、活动塞、活动杆、第一电机、隔板、出气管、第二电机、冷却仓、控制面板、活动板、传送带、冷却管、涡轮箱、转轴、拉动带和进气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加热炉和进气管之间设置温度检测器,使得气流温度能够进行稳定检测。通过在进料管内部设置活动塞,使得气流未达到指定温度时,能够通过活动塞导出,在气流达到指定温度后,再通过活动塞导入杀青仓,从而使杀青作业效率更高。通过在杀青仓一端下方设置控制面板,使得装置能够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控制。装置具有杀青效率高,使用的安全性更佳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风杀青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茶叶初制的热风杀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茶叶机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其中热风杀青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杀青方式。
但是现有的热风杀青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现有的杀青机在使用时操作不够简单方便,活动时往往不够稳定,且现有的热风杀青装置虽然能够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从而对茶叶进行杀青作业,但是现有的热风杀青装置,对于热风温度控制不完善,容易导致茶叶杀青后品质参差不齐,从而降低了茶叶的整体品质,现有的热风杀青装置进行冷却时,容易对茶叶造成损伤,也降低了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初制的热风杀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茶叶初制的热风杀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热炉、杀青仓、进料管和出料口,所述加热炉一侧设置进气管,且所述加热炉和进气管之间设置温度检测器,所述进气管一侧设置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下方设置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套设第一电机,所述进气管底部设置所述杀青仓,所述杀青仓一端设置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设置封盖,且所述杀青仓中部设置两隔板,两所述隔板之间上方设置出气管,所述隔板顶部设置第二电机,所述杀青仓下方设置控制面板,所述隔板一侧设置冷却仓,所述隔板内部设置活动板,且所述隔板下方设置传送带,所述冷却仓外侧套设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中部设置涡轮箱,且所述冷却仓一端下方设置所述处理口。
优选的,为了使装置使用更方便,所述加热炉、温度检测器、传送带、涡轮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面板均呈电性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活动板能够进行稳定活动,所述活动板通过拉动带与和转轴与所述隔板呈活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两隔板之间能够形成过渡空间,两所述隔板之间呈平行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冷却效果更佳,所述冷却管为螺旋结构。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电机结构更加稳固,且安装拆卸方便,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进气管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杀青装置,动板A15通过拉动带A20与和转轴A19与隔板A10呈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板A15能够进行稳定活动,通过在加热炉和进气管之间设置温度检测器,使得气流温度能够进行稳定检测,从而使装置使用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年生,未经丁年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6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