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冲击型木塑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6410.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奕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97/02;C08K13/04;C08K3/26;C08K7/22;C08H8/00 |
代理公司: | 11530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4502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冲击 型木塑 复合 板材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冲击型木塑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涉及木塑复合板材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混合料加工,(2)木塑复合板材粒料加工,(3)木塑复合板材加工。本发明以ABS作为主料,以椰糠作为纤维素辅料,以轻质碳酸钙作为填料,并添加功能助剂(阻燃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制得木塑复合板材,所制木塑复合板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候性能,显著延长木塑地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实现椰糠的再利用,避免以木粉作为纤维素辅料存在的资源有限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抗冲击型木塑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板材是一种主要由木材(木纤维素、植物纤维素)为基础材料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塑料)和加工助剂等,混合均匀后再经模具设备加热挤出成型而制成的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新型装饰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性能与特征,是能替代木材和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板材不仅具有防水、防潮、防虫、防白蚁、高防火性、不龟裂、不膨胀、不变形、吸音效果好、可塑性强的特点,并且环保性强,大大节约木材的使用量。
目前,木塑复合板材多由塑料和木粉加工而成,但木粉来源有限,而椰糠本身就属于副产品,如果能将其应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就大大提高了其经济效益。我国回收的废旧塑料主要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混合物,由于各种塑料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差,而且共混物的极性低,与木质纤维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差,制备出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尤其是抗冲击性能低,不适合生产高性能要求的木塑复合材料产品。因此,如何改善植物纤维与各种废弃塑料间的界面粘合作用是利用废弃塑料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所必须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行、原料常规易得且产品使用性能优异的高强度抗冲击型木塑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强度抗冲击型木塑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料加工:将ABS颗粒、椰糠、轻质碳酸钙、阻燃剂、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加入混合机中,高速混合,得到混合料;
(2)木塑复合板材粒料加工:将所得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设置挤出温度:I区110~130℃、II区130~150℃、III区150~170℃、IV区160~180℃、V区160~180℃、VI区160~180℃,机头温度160~180℃、机头压力0.4MPa,主机加料转速10r/min、螺杆转速110r/min,挤出造粒,制得木塑复合板材粒料;
(3)木塑复合板材加工:将所制木塑复合板材粒料放入模具中,模具温度控制在160~180℃,脱模后冷却成型,即得木塑复合板材。
所述ABS颗粒、椰糠、轻质碳酸钙、阻燃剂、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00:15-25:10-15:1-5:0.5-2:0.5-2。
所述阻燃剂为笼状磷酸酯三聚氰胺盐。
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抗氧剂BHT、抗氧剂TNPP中的一种。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UV-531、UV-327、RMB中的一种。
所述椰糠经改性处理制成改性椰糠,其改性方法为:先将椰糠于55~65℃下脱水至含水量降到3~5wt%,再加入自交联丙烯酸树脂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20~130℃保温搅拌2~4h,然后加入水解聚马来酸酐和硫化猪油,继续在120~130℃下保温搅拌0.5~1h,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10~-5℃保温静置3~5h,最后经粉碎机制成60-80目的粉末,即得改性椰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奕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奕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6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膜厚度静态标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型治疗牛皮癣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