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尺寸复合材料T型件的脱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5070.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3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贾彩霞;张辰;关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浦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复合材料 脱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尺寸复合材料T型件的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T型长桁因其自身刚度大等特点,普遍应用于诸如波音B787、空客A350XWB及国产C919的机身及机翼壁板等主承力结构增强。针对该零件的结构特点,在其制造过程中常选取金属硬模作为芯模,以保证T型件的轴线精度及表面质量。然而,由于复合材与金属工装之间的热胀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固化后产生的内应力会导致金属芯模难以从零件上脱除,传统的方法为采用金属工具对金属芯模进行敲击,以便通过物理力的作用使芯模与零件间发生分离、滑移或产生空隙,进而实现芯模的有效脱除.但是,采用此脱模方法不可避免的会由于物理敲击导致产品发生分层等破坏,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会导致金属芯模发生变形甚至破坏,严重影响产品制造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且脱模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尺寸复合材料T型件的脱模方法。
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大尺寸复合材料T型件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待复合材料T型件①固化完成、除去表面的封装材料后,调节液压装置③回油腔压力,使液压装置③收缩至一定的长度,进而通过紧固件将金属芯模②和液压装置③紧密连接在一起。
然后,缓慢调节液压装置③进油腔压力,通过液压装置③伸展过程产生的作用于金属芯模②的作用力轻松实现金属芯模②的机械脱除。
所述的金属芯模的带有螺孔,可以通过紧固件与液压装置紧密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将紧固件和金属芯模的螺孔相连,并且,连接点位置处于金属芯模中心位置,并且两连接点处于同一条轴线上,以保证液压装置伸展时产生的张力可以有效作用于金属芯模。
所述的液压装置在复合材料T型件固化完全后与金属芯模连接时应处于收缩状态,而在脱模过程中应处于伸展状态。
本发明相比于复合材料T型件的传统脱模方法具有如下优势,利用了液压装置便于实现物理伸展与收缩状态以及便于产生巨大的机械力,能够通过调整液压装置回油腔与进油腔的压力,来实现金属芯模与液压装置的连接以及金属芯模的脱除过程,不仅避免了传统脱模方式对于复合材料T型件的损伤问题,而且简化了脱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脱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脱模结构侧视图。
图中,①T型件;②金属芯模;③液压装置;④螺栓;⑤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附图1-2所示,大尺寸复合材料T型件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待复合材料T型件①固化完成、除去表面的封装材料后,调节液压装置③回油腔压力,使液压装置③收缩至一定的长度,进而通过紧固件将金属芯模②和液压装置③紧密连接在一起;所述紧固件为连接板。然后,缓慢调节液压装置③进油腔压力,通过液压装置③伸展过程产生的作用于金属芯模②的作用力轻松实现金属芯模②的机械脱除。
所述的金属芯模的带有螺孔,可以通过紧固件与液压装置紧密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将紧固件和金属芯模的螺孔相连,并且,连接点位置处于金属芯模中心位置,并且两连接点处于同一条轴线上,以保证液压装置伸展时产生的张力可以有效作用于金属芯模。
所述的液压装置在复合材料T型件固化完全后与金属芯模连接时应处于收缩状态,而在脱模过程中应处于伸展状态。
本发明相比于复合材料T型件的传统脱模方法具有如下优势,利用了液压装置便于实现物理伸展与收缩状态以及便于产生巨大的机械力,能够通过调整液压装置回油腔与进油腔的压力,来实现金属芯模与液压装置的连接以及金属芯模的脱除过程,不仅避免了传统脱模方式对于复合材料T型件的损伤问题,而且简化了脱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脱模效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浦利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浦利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