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流量调节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4885.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杰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3 | 代理人: | 滕延庆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流量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一种精密流量调节器,属于流量精密调节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流量调节器是输液器上必备的常用配件,用于控制输液管内液体的流速。目前,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输液器中的流量调节器基本为闸管式,闸管式调节器所控制的管路内,随时间变化,流量易发生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的调节精度不高、流量变化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精密调节,更好的控制液体流量,还存在一种旋转式精密流量调节器,该种流量调节器与比闸管式相比,密封性较好,流量调节精度较高,但在生产及使用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该种旋转式精密流量调节器存在以下几个缺陷:首先,现有技术中的精密流量调节器均需要采用橡胶件实现上下相对转动的部分之间的密封,如使用橡胶密封垫圈等,而使用橡胶件又要保证调节器的正常转动,通常需要在橡胶件上加润滑油,因此,橡胶件的使用在输液中存在溶出微粒及润滑油进入药液的安全隐患。第二,现有的精密流量调节器由于其内部采用橡胶件密封,橡胶件在使用过程变形大造成流量不稳定,特别在小流量无法实现调节,调节精度不高;第三,现有技术中的精密流量调节器的内部结构过于复杂,而对于对体积要求较小的调节器来说,过于复杂的内部结构导致该种流量调节器难以注塑成型,成品间流量误差较大,且成品率低,导致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大量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精度高、取消密封橡胶垫及润滑剂并易于注塑成型的精密流量调节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密流量调节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一端套装在外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内壳体下部和外壳体中部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套接,内壳体内设有竖向的进液管,外壳体内设有竖向的出液管,内壳体的外壁或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流量调节槽,流量调节槽为截面积逐渐缩小的渐变槽,通过流量调节槽分别连通进液管的出口与出液管的入口,流量调节槽截面积最大的一端部设有与进液管或出液管相连通的孔。
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精密流量器的结构,在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增设流量调节槽,且流量调节槽本身为截面积逐渐缩进的结构,在内壳体和外壳体发生相对转动的时候,随着内壳体与外壳体的转动,进液管和出液管与流量调节槽连通的截面积及长度逐渐变化,实现逐步的流量调节。而且,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套接,利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套接关系就实现了密封,省去了密封橡胶件的使用。避免了橡胶件在输液中存在溶出微粒及润滑油进入药液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精密流量调节器的安全性。再者,简化了内壳体、外壳体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结构之后,使得精密流量器的注塑成型加工更容易,成品率大大提高,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所述的内壳体的外壁与外壳体的内部对应设有旋转导向机构,流量调节槽为水平环形设置的渐变槽,所述旋转导向机构为同样水平环形设置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
通过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上对应设置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实现内壳体与外壳体的紧密套接,避免滑脱,同时,又能保证内壳体与外壳体能够始终在固定的滑动轨迹上转动,流量调整后在输液全过程能够保持稳定。流量调节槽的截面积逐渐缩进而逐渐减小到零。
所述的内壳体的外壁与外壳体的内部对应设有旋转导向机构,流量调节槽为螺旋状设置的渐变槽,所述旋转导向机构为同样螺旋状设置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
所述的环形凸起设置在内壳体外壁上,环形凹槽设置在外壳体内壁上。
所述的环形凸起设置在外壳体内壁上,环形凹槽设置在内壳体外壁上。
所述的内壳体的外壁与外壳体的内端对应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同心设置在内壳体底部的上定位块和设置在外壳体内壁上的下定位块。在内壳体与外壳体扣合后,可通过两个定位块实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旋转起始点定位。
所述的流量调节槽设置在所述出液管入口的一侧,通过开设在外壳体上的孔连通出液管入口,出液管纵截面呈S型设置,进液管纵截面呈L型设置,进液管水平设置的端部出口对齐流量调节槽。
所述的流量调节槽设置在所述进液管出口的一侧,通过开设在内壳体上的孔连通进液管出口,进液管纵截面呈S型设置,出液管纵截面呈L型设置,出液管水平设置的端部出口对齐流量调节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杰,未经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