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4557.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盛广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盛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颗粒 稻壳秸秆 秸秆 高岭土 甘油水溶液 农业废弃物 热能利用率 小麦秸秆粉 玉米秸秆粉 燃烧 花生壳粉 水稻秸秆 碳酸镁粉 透气性好 无烟煤粉 玉米芯粉 稻壳 枯叶 燃点 木屑 稻壳粉 木炭粉 小麦壳 菜饼 焚烧 替代 污染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所述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包括有以下原材料:稻壳粉60~70份、小麦壳粉20~25份、水稻秸秆粉25~38份、小麦秸秆粉20~32份、玉米秸秆粉18~24份、木炭粉15~20份、无烟煤粉16~21份、花生壳粉8~13份、玉米芯粉9~12份、枯叶粉5~11份、木屑8~10份、菜饼5~8份、高岭土2~5份、碳酸镁粉3~7份和甘油水溶液10~15份,本发明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利用了大量的秸秆以及稻壳农业废弃物,不仅减少了焚烧秸秆时对空气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更加的环保,燃烧时热值高,燃点大大降低,透气性好,热能利用率高,燃烧时间长,可以充分替代不可再生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燃料大都是以煤、油、煤气为主,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农作物的水稻壳和木屑粉都是农村很久年来的燃料,传统的方式都是用炕、灶的方式直接燃烧,这种方式能量转换效率低,燃料耗量大,功能有限,不能自行持续稳定燃烧供热,燃烧强度低,火力弱,费时费力。
利用废弃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制成的颗粒燃料,不仅节能环保、发热量高,燃烧后对环境污染很小。目前,传统的生物质致密成型颗粒燃料加工行业在原料配比方面普遍存在单一原料加工产量低、成型率低的问题。由于单一原料对生产对原料的需求量过大,而且单一原料各自在成型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水稻壳:纤维太少不易成型;木屑粉:粘合性差不易压制成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所述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包括有以下原材料:稻壳粉60~70份、小麦壳粉20~25份、水稻秸秆粉25~38份、小麦秸秆粉20~32份、玉米秸秆粉18~24份、木炭粉15~20份、无烟煤粉16~21份、花生壳粉8~13份、玉米芯粉9~12份、枯叶粉5~11份、木屑8~10份、菜饼5~8份、高岭土2~5份、碳酸镁粉3~7份和甘油水溶液10~15份。
优选的,所述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水: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壳、玉米芯和枯叶切成0.3~0.8cm的小段条,并压碎破坏固有形状,将得到的小段条、稻壳、小麦壳、木炭、无烟煤和木屑转入烤烟房内进行干燥热解气化反应,降低原料的水分;
2).粉碎:将经过干燥热解气化反应的各原料转入到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得到的粉颗粒的粒径为2~4mm,将经过粉碎的处理的原材料转入真空混合机内进行粉末混合均匀,再加入菜饼、高岭土、碳酸镁粉和甘油水溶液,使得混合的原材料具有粘结性;
3).制粒:将粘结在一起的原材料转入到制粒成型机进行压缩成型为3~5mm的球形颗粒,再将得到的球形颗粒转入到烤烟房内部进行低温冷风干燥,将球形生物质颗粒的含水量保持在8~13%,干燥后进行包装出库。
优选的,所述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的烤烟房内的干燥热解气化反应的温度设置为130~160℃。
优选的,所述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的烤烟房内的干燥热解气化反应后原料的水分含量维持在21~27%。
优选的,所述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使用的甘油水溶液的甘油与水体积比为2~4:4~5。
优选的,所述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真空混合机的混合搅拌速率设置为1200~1800r/min,压力设置为0.06~0.09Mpa。
优选的,所述稻壳秸秆生物质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烤烟房内低温冷风干燥的温度设置为26~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盛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德盛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