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自循环炉胆和民用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4167.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国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21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循环 民用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民用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增强自循环炉胆和民用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目前,我国城乡普遍使用的民用立式常压锅炉,它包括圆筒形外壁和圆筒形内胆,外壁和内胆之间形成环形水套,水套的上部设置出水管,水套的下部设置回水管,内胆的上部是直筒型烟道,内胆的下部是燃烧室,为了增加锅炉循环水的受热面积,在直筒型烟道内横向设置若干两端连通水套的吸热水管。燃料燃烧后通过内胆和吸热水管给水套内的循环水加热,经过加热的循环水通过扩散作用给室内散热器加热。其缺点是:炉腔容积有限,炉胆受热面积小,热交换效率低;直通烟道烟火行程短,大部分的热量随烟排出炉外,热量损失很大,耗煤多,带热面积小,不节能。
还有一种内外双胆水暖锅炉,内胆燃烧燃料,外胆内盛水,对水加热。由于外胆与内胆结构不一致,盛水腔较大,虽然供热效果有所提升,但加热速度慢,上述锅炉均不能充分地利用燃料,因此,十分需要一种新型民用锅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增强自循环炉胆,增强炉胆内水体的良性循环作用,提高燃料利用率,提升加热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民用锅炉,采用上述增强自循环炉胆,并有利于实现模块化扩展结构,适用木材、煤、液化石油气、丙烷等多种燃料,广泛适用于各种民用取热取汽的场合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强自循环炉胆,包括圆形内胆,所述内胆由中部的胆底和周边的围边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向上呈喇叭状倾斜延伸,所述围边的上边缘与圆筒形的围桶相连接,所述围边与所述围桶之间形成扩展燃烧区,所述围桶底边与炉壁通过封板相连接。
所述围桶底部与围边底部通过若干倾斜安装的循环管相连接,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围桶的连接处低于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围边的连接处。
所述围桶的侧壁是垂直设置的。
所述围边的上边缘与围桶的上边连接处为锐角或圆弧过渡。
所述围边与水平呈45~70°夹角。
所述胆底为平底或弧形底。
所述循环管的中心线与水平呈45~70°夹角。
所述围边与围桶为一体式结构。
一种民用锅炉,包括炉壁、炉胆和炉箅子,所述炉胆设于所述炉壁的内上部,所述炉箅子设于所述炉胆的下方,所述炉胆与炉壁之间围成水箱,所述炉壁上设有加煤口、出灰口、进水口、出水口、蒸汽接口和排烟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壁内最少设置一个上述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增强自循环炉胆。
所述排烟口设于炉壁侧面,并由穿过围桶的排烟管与所述扩展燃烧区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独特的增强自循环型炉胆,在占地面积相同的前提下,炉胆的受热面积大,通过循环管的设置,使水体产生良性循环作用,与常规立式民用锅炉相比,燃料利用率提高了30%,同时还提升了加热速度和供热效率。
2)本发明的民用锅炉,是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的,可根据需要扩展应用,方便生产制造,还可适用木材、煤、液化石油气、丙烷等多种燃料,广泛适用于豆腐坊、浴池、食品厂、山庄供暖等民用取热取汽的场合使用,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增强自循环炉胆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民用锅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胆底,2-围边,3-围桶,4-扩展燃烧区,5-炉壁,6-封板,7-水箱,8-循环管,9-炉胆,10-炉箅子,11-加煤口,12-出灰口,13-进水口,14-出水口,15-蒸汽接口,16-排烟口,17-汽包,18-排烟管,19-外置烟管,20-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国,未经王永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薯淀粉生产用原料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碎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