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层多孔结构镍钴氧化物的非晶合金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959.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杨浩;赵慧;李维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6 | 分类号: | H01G11/26;H01G11/46;H01G11/8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杜袁成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层 多孔 结构 氧化物 合金 复合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表层多孔结构镍钴氧化物的非晶合金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电极包括非晶合金基体和镍钴氧化物表层;其由非晶合金条带经过电化学腐蚀制备而成,在非晶合金基体上形成多孔结构的镍钴氧化物表层;所述非晶合金条带的化学成分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条带的厚度为20~50μm;所述表层多孔结构镍钴氧化物,其孔的尺寸范围为30~70nm。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晶合金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纯度不低于99.5%的原材料,将纯元素按照该合金成分进行配比;把配好的原材料利用真空电弧炉熔炼,反复熔炼直至合金成分均匀,进而形成母合金锭;
(2)将步骤(1)的母合金锭冷却后,将其从电弧炉中取出,破碎后放入带喷咀的石英管里,将该石英管放入真空感应熔炼炉内,并再次将合金加热至熔化,然后利用压差把熔体喷到转动铜辊的表面,制备出非晶条带;
(3)把步骤(2)的非晶合金条带浸入电解液中,浸泡50分钟后,将合金条带从电解液中取出,清洗、晾干,得腐蚀后的合金条带;
(4)先使电化学工作站处于关闭的状态,以Pt电极作为对电极且使Pt电极完全浸没在电解液里,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也完全浸没在电解液里,将步骤(3)中腐蚀后的合金条带作为工作电极;开启电化学工作站,对工作电极进行充放电,进而制备出表层多孔结构镍钴氧化物的非晶合金复合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非晶合金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中的电解液均为4M的K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9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像素光光模块中的光源布置
- 下一篇: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