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行稳定可升降同步旋转的工作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686.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雍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6 | 分类号: | B25H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谢建,王莎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行 稳定 升降 同步 旋转 工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行稳定可升降同步旋转的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工作平台是广泛应用于施工、装修、艺术、家用等领域的设备,用于放置施工、装修时的工具,或是摆放绘图、书法的器具,亦或是家用物品等等。
现有的工作平台大多为固定结构,人们在施工、装修时常常涉及高处作业、移动作业,因此上下取放工具十分不便,在绘图、书法时由于颜料较多,常常布满整个台面,但是工作平台无法调节,需要移动到需要的颜料盘蘸取颜料,这样间接的增大了人们的工作量,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当放置的物品过多时,还存在支撑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可升降同步旋转的工作平台,解决现有工作平台无法灵活调节、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运行稳定可升降同步旋转的工作平台,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平台,底座右侧的前后内表面分别铰接有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一、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与平台左侧的前后内表面铰接,连杆一的中部铰接有连杆三,连杆二的中部铰接有连杆四,连杆三的一端铰接于平台右侧的前内表面,连杆四的一端铰接于平台右侧的后内表面,底座左侧前后内表面开设有槽,槽内设置有可沿槽轨迹移动的连接杆,连杆三、连杆四的另一端均套设于连接杆上,连接杆中部套设有连接块,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液压缸包括固定端、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连接块一端连接,所述活动端与底座上连接的基座连接,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液压缸电连接,所述平台上还连接有回转支撑,所述回转支撑上连接有旋转台面,所述回转支撑旁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支撑在水平面做回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底座下还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若干减震体,所述减震体包括减震组件一,还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组件一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一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一中部还连接有减震组件二,所述减震组件二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二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二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连杆一与连杆三的铰接处,连杆二与连杆四的铰接处之间还连接有同步杆。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台面设置有防滑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平台,底座右侧的前后内表面分别铰接有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一、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与平台左侧的前后内表面铰接,连杆一的中部铰接有连杆三,连杆二的中部铰接有连杆四,连杆三的一端铰接于平台右侧的前内表面,连杆四的一端铰接于平台右侧的后内表面,底座左侧前后内表面开设有槽,槽内设置有可沿槽轨迹移动的连接杆,连杆三、连杆四的另一端均套设于连接杆上,连接杆中部套设有连接块,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液压缸包括固定端、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连接块一端连接,所述活动端与底座上连接的基座连接,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液压缸电连接,所述平台上还连接有回转支撑,所述回转支撑上连接有旋转台面,所述回转支撑旁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支撑在水平面做回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底座下还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若干减震体,所述减震体包括减震组件一,还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组件一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通过该设置,控制器控制驱动液压缸伸缩,带动连接杆在滑槽内移动,当连接杆向右移动即可带动平台上升,平台上连接的回转支撑带动旋转台面上升,当连接杆向左移动即可带动平台下降,平台上连接的回转支撑带动旋转台面下降,驱动装置驱动回转支撑在水平面做回转运动,回转支撑带动旋转台面做旋转运动,解决了现有工作平台无法灵活调节的问题。当旋转台面发生震动时,底座下的减震机构的减震板受到挤压,对应的减震组件一发生形变,达到减震的效果,使旋转台面的运行保持平稳,解决了现有工作平台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2、本发明中,所述减震组件一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组件一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3、本发明中,所述减震组件一中部还连接有减震组件二,所述减震组件二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通过该设置,减震组件一与减震组件二配合减震,能够有效的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防止减震组件一因单独受到的力过大使形变量过大,从而造成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减震组件一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