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1915.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储剑锋;孙文磊;麻东旭;陈中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文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F21S45/48;F21W102/13;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范海燕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照灯 led 散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包括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在灯板上,所述灯板固定在一整块金属板上,在整块金属板上排布压扁铜管,所述压扁铜管的位置靠近整块金属板的一端,所述灯板在压扁铜管的上方,整块金属板的下方设置组合式散热片;还包括U型铜管,所述U型的铜管穿过组合式散热片;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散热效率高,无需传统的风扇,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散热系统,是一种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模块,特别是指一种利用铜管传热技术对LED车灯进行散热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灯散热技术,一般通过散热器或者加风扇进行散热;这两种散热方式的缺点是:风冷散热效率低,对于大功率车灯来说,风冷散热满足不了车灯的需求,所以往往会导致车灯内部温度过高,导致长期处于高温工作状态下的车灯LED光源寿命降低;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散热系统方式来对车灯进行散热。目前市场上车灯大多数都是用风扇加散热器的组合在一定的空间内来进行散热的,从而完成整个散热循环,由于散热器的体积比较大,而现有的车灯总成空间有限,导致很难实现在狭小的空间里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对传统的车灯安装来说很不便利,这无疑也增加了车灯的成本。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其中,具体技术方案为:
包括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在灯板上,所述灯板固定在一整块金属板上,在整块金属板上排布压扁铜管,所述压扁铜管的位置靠近整块金属板的一端,所述灯板在压扁铜管的上方,整块金属板的下方设置组合式散热片;还包括U型的铜管,所述U型的铜管穿过组合式散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所述灯板选用铜基板,所述整块金属板选用整块铜板,所述LED灯珠贴在灯板上,通过定位孔与螺丝将灯板固定在整块铜板上,在灯板与整块铜板之间设置一层导热硅脂。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所述组合式散热片包括铝片、铝板一和铝板二,所述铝片为数组,数组铝片相间设置在一起,数组铝片通过位于其端部的铝板一和铝板二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所述整块铜板与铝板一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铝片与铝板一、铝板二通过焊接固定,所述U型的铜管与铝片之间通过焊接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所述压扁铜管以及U型的铜管内加入导热介质来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所述压扁铜管的两端设置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所述压扁铜管为1根或 1根以上,所述U型铜管为1根或1根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所述U型铜管U型的两侧管口形状不同,靠近整块金属板的U型铜管管口压扁,非靠近整块金属板的U型铜管管口为圆形,U型弧度的管径设置为由扁到圆的渐变式。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散热器或者加风扇进行散热,本申请方案的散热结构由两大部分组成,采用组合式焊接,并加入导热介质来进行散热,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式散热散热性能不好、成本高、散热系统占用空间大等缺点;另外,本申请方案散热系统延长了车灯的寿命,无需因为散热问题在去换灯,从而显著降低成本,做到了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铜板、U型压扁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文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文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炭化装置
- 下一篇:土体三维孔隙率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