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1622.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8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樯;熊冰;王翼;陶渊;蒙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超 声速 进气道 隔离 一体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隔离段基准流场型面;
所述步骤S1的具体方法为:
S101,根据进气道基准流场出口及隔离段设计几何约束确定隔离段基准流场型面的顶点;
S102,生成隔离段基准流场中心线;
S103,确定隔离段基准流场上壁面和下壁面;
S2,拼接进气道流场与隔离段流场;
S3,获得进气道与隔离段的三维型面;
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为:
S301,根据设计要求,指定入口捕获型线,在进气道基准流场中,利用流线追踪法得到进气道三维型面;
S302,将S301步骤中得到的进气道出口型线作为隔离段基准流场的入口捕获型线,在隔离段基准流场中,利用流线追踪法得到隔离段三维型面;
S303,将S301步骤和S302步骤中得到的进气道型面和隔离段型面拼接起来,即完成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的一体化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2中,通过添加自由控制点的方法,利用函数关系生成隔离段基准流场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2中的函数关系为满足隔离段基准流场中心线连续的任意函数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中,确定隔离段基准流场上壁面和下壁面的方法为:根据结构设计的隔离段基准流场面积变化律约束,确定任意流向截面处上、下壁面点距离中心线的距离,进而确定隔离段基准流场上、下壁面在流向截面处的位置,进而完全确定隔离段基准流场上壁面和下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拼接进气道流场与隔离段流场的方法是将进气道基准流场出口作为隔离段基准流场入口,进而计算出隔离段基准流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进气道流场与隔离段流场的方法具体为:
将已有进气道基准流场出口流动参数提取出来,赋予S1中得到的隔离段基准流场入口,作为隔离段入口边界条件;而后对隔离段基准流场型面进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计算,得到隔离段基准流场流动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获得进气道与隔离段的三维型面的方法是采用流线追踪法。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与隔离段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获得进气道与隔离段的三维型面的方法是流线追踪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6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