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改善局部绝缘性能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1277.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兰春虎;范巍;李盛伟;王楠;高军彦;王梦;杨赫;王兆峰;范伟;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改善 局部 绝缘 性能 电缆 终端 制作方法 | ||
一种能够改善局部绝缘性能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其包括将圆柱高压电缆端部的接地金属屏蔽层、外屏蔽层、绝缘层以及内屏蔽层剥除;在导体外部缠绕半导电带;在半导电带外部涂抹硅脂;在表面涂有硅脂的半导电带外部套入金属套管;在金属套管表面涂抹硅脂;在表面涂有硅脂的金属套管外部套入冷收缩绝缘件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改善局部绝缘性能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通过在高压电缆终端头内置金属套管的方法来改善电场强度分布,以确保电缆终端内部电场强度极值远低于工频和冲击击穿电场强度,这样即使在制作电缆终端头的过程中引入杂质,也不会影响高压电缆整体绝缘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局部绝缘性能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交联电缆材料及工艺发展综述》(欧阳本红等撰写)一文中分析了材料中杂质含量、形状、介电参数、绝缘层与半导电屏蔽层界面光滑程度和电缆制造工艺对电缆性能的影响,指出:高压电缆绝缘层中除微孔之外,杂质是高压电缆运行可靠性最大的隐患,形状尖锐、导电性高的杂质尤为严重。当杂质缺陷形状尖锐、介电常数较高时,局部电场更为集中,绝缘电树的引发电压比没有杂质时更低,因此绝缘层运行电压和寿命受到影响。
J R Antoniscki等[Antoniscki J R,Nilsson U,Gubanski S M.The Effect ofMetal Inclusions on the Breakdown Strength of XLPE Cables[C]//Proceedings ofIEEE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DielectricPhenomena.Minneapolis,USA:IEEE,1997:283-286.]的研究表明,绝缘的劣化源于尺寸较大的金属杂质。他们对人工掺杂模型电缆的击穿强度进行了研究,当交联聚乙烯电缆中含有一定浓度(比如5个/m)的杂质时,该电缆的冲击和工频击穿强度随杂质尺寸增加而下降。另外该研究还指出,当绝缘层中100μm尺寸的杂质浓度每增加5倍,其工频和冲击击穿强度(击穿概率为63%)分别下降17%和14%。杂质尺寸的增加不仅降低了绝缘层的特征击穿强度,而且使击穿的统计特性发生变化,使得击穿的分散性更小,即击穿发生的概率更高。
以《冷缩电缆终端接头制作安装(DLFJAZ-0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编)为代表的现行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第一步,当需要在如图2所示的由导体1、包覆在导体1外部的内屏蔽层4、包覆在内屏蔽层4外部的绝缘层2、包覆在绝缘层2外部的外屏蔽层3以及包覆在外屏蔽层3外部的接地金属屏蔽层5组成的圆柱高压电缆端部制成电缆终端头时,首先将圆柱高压电缆端部的接地金属屏蔽层5、外屏蔽层3、绝缘层2以及内屏蔽层4剥除,以使该端部的导体1外露;
第二步,清除干净上述导体1表面的绝缘材料,然后在导体1外部缠绕半导电带;
第三步,在半导电带外部以及圆柱高压电缆上靠近半导电带的绝缘层2表面涂抹一层硅脂,涂抹硅脂时从高压部位往接地方向单向进行,不得往复进行,以避免把半导电带表面的导电粉末带向高电位处;
第四步,在表面涂有硅脂的半导电带外部套入一个冷收缩绝缘件到所规定的位置。
但是,这种已有技术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半导电带表面的导电粉末会存在于硅脂与冷收缩绝缘件的接触面上,从而降低了冷收缩绝缘件的工频和冲击击穿电场强度,使冷收缩绝缘件的内表面绝缘击穿风险上升。由于在上述制作电缆终端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引入杂质,从而使电缆终端头的质量成为制约高压电缆整体绝缘水平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局部绝缘性能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改善局部绝缘性能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迁移聚类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筒体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