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家庭的茶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1009.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宁坤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坤漪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6607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家庭 茶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杯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家庭的茶杯装置。
背景技术
茶水是指用茶叶冲泡的饮品,多用绿茶和红茶,有提神和减肥的作用,因此用于家庭的茶杯装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现有的用于家庭的茶杯装中,还都是直接用杯子和滤网盘,把茶叶放到滤网盘,再使用开水对滤网盘的茶叶进行浸泡,由于滤网盘处于静止状态,从而影响了茶叶的浸泡效果。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家庭的茶杯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家庭的茶杯装置,因此提高了茶叶的浸泡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杯盖的茶杯装置本体、设置为与杯盖联接并且用于作为摆动轨道的摆动杆、设置为与摆动杆串接式联接的封盖、设置为与封盖开闭式和活动式联动联接并且用于容纳茶叶的球壳。
由于设计了茶杯装置本体、球壳、封盖和摆动杆,通过球壳,容纳茶叶,通过封盖和摆动杆,使球壳进行摆动,不再滤网盘的茶叶处于静止浸泡状态,因此提高了茶叶的浸泡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对茶叶活动浸泡状态的方式把茶杯装置本体、球壳、封盖和摆动杆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晃动茶叶浸泡状态的方式把球壳、封盖和摆动杆与茶杯装置本体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箱盒,茶杯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杯壳、盖塞和指杆,
在杯壳的敞口部设置有杯盖并且盖塞设置在杯盖中,指杆设置在盖塞上并且摆动杆设置为与杯盖的底端端面部联接,封盖设置为与摆动杆串接式联接并且球壳设置为与封盖联接,箱盒设置在杯壳中并且箱盒设置为与杯壳抽拉式联接,在球壳和箱盒中设置有茶叶。
本发明设计了,在杯壳中设置有竖向腔体并且在杯壳的底端端部的侧面部设置有横向腔体,在竖向腔体的敞口部上设置有螺纹体并且在竖向腔体的底端端面部上设置有斜面部,在竖向腔体的侧面部设置有卡钩部并且箱盒设置为与卡钩部联接,杯盖设置为与螺纹体联接并且斜面部设置为与球壳接触式联接,箱盒设置在横向腔体中并且球壳设置在竖向腔体中,卡钩部设置为楔形块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在杯盖的桶部的敞口部设置有翻边缘部并且在桶部的底端端面部的周边设置有漏孔,翻边缘部设置为环绕在桶部的周边并且在翻边缘部上设置有螺纹部,在桶部中设置有盖塞并且翻边缘部的螺纹部设置为与杯壳联接,盖塞设置为覆盖在漏孔上并且摆动杆设置为与桶部的底端端面部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盖塞设置为圆柱块状体并且在盖塞的塞部的中间部设置有敞口窗口,塞部设置为与杯盖联接并且在敞口窗口中设置有指杆,敞口窗口设置为孔状体并且敞口窗口的敞口设置为锥形口。
本发明设计了,指杆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并且指杆设置为沿盖塞的周边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球壳设置为球形容器体并且在球壳上设置有通孔。
本发明设计了,封盖设置为板状体并且封盖设置为与球壳螺纹式联接,在封盖上设置有转动销轴并且在转动销轴设置有串接孔,摆动杆设置在转动销轴的串接孔中。
本发明设计了,摆动杆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并且摆动杆的上端端头设置为与杯盖联接,摆动杆的凸缘端头设置为封盖的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在箱盒的盒部上设置有封板部并且在封板部上设置有挂钩部,盒部设置在杯壳中并且挂钩部设置为与杯壳卡接式联接,封板部设置为与杯壳的侧面部吻合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杯壳和杯盖与球壳、封盖和摆动杆设置为按照摆动浸泡的方式分布并且杯盖与盖塞和指杆设置为按照内镶嵌密封的方式分布,杯壳与箱盒设置为按照内镶嵌储存的方式分布并且杯壳的中心线、杯盖的中心线和盖塞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一个球壳、一个封盖和一个摆动杆设置为组成一组摆动浸泡部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茶叶活动浸泡状态的茶杯装置本体、球壳、封盖和摆动杆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家庭的茶杯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坤漪,未经宁坤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