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0824.9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峰;周孝华;杨浩;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40 | 分类号: | F24F1/40;F24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罩 空调 室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所述出风罩包括中间连接盘、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固定圈和外框固定架,以及多条沿所述中间连接盘的一侧向所述外框固定架的一侧设置的主导风条和副导风条,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均为弧形,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副导风条靠近所述中间连接盘的一端与所述主导风条相连接。本发明的出风罩通过设置弯曲方向相同并且相连接的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从而降低风机产生的气动噪音,当与叶轮相配合使用时,能降低旋转动能的损失,提升风机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罩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外机中安装有轴流风机,电机带动叶轮旋转,以形成向外吹动的气流。在机壳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罩,以避免杂物等通过出风口进入机壳内,保证空调室外机的使用安全。传统的出风罩风阻大,影响了轴流风机的出风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出风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出风罩,旨在解决叶轮产生的旋转气流在通过传统的出风罩会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导致轴流风机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出风罩,包括中间连接盘、多个直径各不相同的固定圈和外框固定架,以及沿所述中间连接盘的一侧向所述外框固定架的一侧设置的主导风条和副导风条,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均为弧形,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副导风条靠近所述中间连接盘的一端与所述主导风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导风条包括多条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导风条和第二主导风条,所述副导风条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主导风条与所述第二主导风条之间,所述副导风条与所述第一主导风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导风条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盘,另一端与所述外框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副导风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导风条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框固定架相连接。
优选地,沿所述中间连接盘到所述外框固定架的方向,所述副导风条与相邻所述第一主导风条、所述第二主导风条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导风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0~70度;所述第二主导风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0~70度;所述副导风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盘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0~70度。
优选地,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出风方向,所述主导风条的进风端的厚度大于所述主导风条的出风端的厚度,所述副导风条的进风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副导风条的出风端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出风罩用于与叶轮配合,所述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相背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风罩用于空调室外机,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均包括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旋转气流方向凹陷的凹面和沿所述空调室外机的旋转气流方向凸出的凸面,所述凸面靠近所述进风端的一端朝向所述叶轮。
优选地,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的进风端的进风角为50~80度,所述主导风条和所述副导风条的出风端的出风角为85~95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叶轮和如前述的出风罩。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弧形的主导风条和副导风条相连接,从而能有效减小空调室外机产生的气动噪音;当出风罩与叶轮相配合使用时,可通过主导风条和副导风条的弯曲方向均与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相背设置,将偏离轴向的旋转气流纠正为轴向气流,提升了风机静压效率,进而提升了空调室外机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