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0723.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华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A01G22/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河水 动植物 综合治理 生态 修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河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对于河道水污染的情况,针对河道杂草丛生,淤泥积累过多,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水中生物死亡,藻类过度繁殖等情况,现在有许多方法来治理河水,但是目前这些方法都只是针对河水治理的一个方面,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综合治理方案,治理效果片面且持续时间短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河水污染问题。同时,目前的处理方案未能从景观上出发,不能满足某些居住地河道的景观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抽干河水,先将河道的治理段两端用堤坝封堵,将堤坝中间的河水抽干;
S2:河底造型,在河道两侧利用生态砖搭建堤岸;
S3:淤泥处理,将河道底部的淤泥挖出;
S4:土壤治理,将河床的土壤平整,清除垃圾,清除杂草;
S5:杀菌消毒,在淤泥中加入杀菌剂和石灰,搅拌均匀后在阴凉处放置1周;
S6:淤泥回铺,将处理后的淤泥重新均匀铺回河床上;
S7:种植长青沉水植物,在河底种植沉水植物;
S8:放养水生动物,在沉水植物间和堤岸上放养动物和微生物;
S9:水面浮萍景观设计,在水面放置生态浮床;
S10:在水面上分散养殖浮叶植物。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河底造型是将河底两岸做出30°,宽度在1-2m的堤岸缓冲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水植物可选用黑叶轮藻、苦草、金鱼藻。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水植物中黑叶轮藻、苦草、金鱼藻采用条状间隔种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养动物包括食污螺、食污蚌、食污鱼、景观鱼和食藻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养微生物包括固氮菌、解磷菌、硝化菌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态浮床中包括菖蒲、鸢尾和香菇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在S7种植长青沉水植物后的1-2周内用喷泉曝气机曝气增氧。
本发明的优先和有益效果为:1净化水质,大面积的沉水植物能固定淤泥,减少被水流冲走的泥沙,同时附着于植物中的藻类能分泌透明的胶质能吸附水中的浮游微粒,生态浮床能遮挡阳光抑制藻类光合作用,减少浮游植物的生长量,通过接触沉淀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即水中的浮游物触到植物根系即可沉降或降低速度,提高水质透明度;
2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利用水中的多种需氧藻类和沉水植物去除了水中和淤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水体富营养化的出现;
3提高观赏价值,在河道中加入了观赏花和观赏鱼,使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水下动物进行了独特的景观组织,得到了优美的河道景观;
4重建河道生态平衡,修复河道生态链,利用生态系统间质量流、信息交换作用,实现污物的转移、输出、净化水质;修复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河道环境容量,通过搭造河岸、水面,水底的立体生态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互相配合的生态网络,提高了河道的环境抗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河水沉水动植物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抽干河水,先将河道的治理段两端用堤坝封堵,将堤坝中间的河水抽干;
S2:河底造型,在河道两侧利用生态砖搭建堤岸;
S3:淤泥处理,将河道底部的淤泥挖出;
S4:土壤治理,将河床的土壤平整,清除垃圾,清除杂草;
S5:杀菌消毒,在淤泥中加入杀菌剂和石灰,搅拌均匀后在阴凉处放置1周;
S6:淤泥回铺,将处理后的淤泥重新均匀铺回河床上;
S7:种植长青沉水植物,在河底种植沉水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华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德清华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