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纵差保护加密通信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0014.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远;秦浩;夏同飞;王晋雄;曹灿;蒲强;林超;高德荃;王文清;王彦波;黄红兵;毛秀伟;江樱;龚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H04B10/8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逻辑运算 电控 纵差 量子密钥分发 电光转换模块 光电转换模块 保护设备 加密通信系统 发送端 接收端 光纤信道 量子通信 通信信息 输出端 仿造 电网 攻击 | ||
1.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纵差保护加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子系统、第一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第二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电光转换模块、光电转换模块、纵差保护设备信息的发送端及接收端;
纵差保护设备信息的发送端通过第一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与电光转换模块连接,纵差保护设备信息的接收端通过第二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与光电转换模块连接,电光转换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光纤信道与光电转换模块连接;
第一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和第二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子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子系统包括:第一密钥管理模块、第二密钥管理模块、第一QKD设备以及第二QKD设备;
第一密钥管理模块的接收端与第一QKD设备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连接;
第二密钥管理模块的接收端与第二QKD设备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二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连接;
第一QKD设备与第二QKD设备连接。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纵差保护加密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纵差保护设备发送端、量子密钥分发子系统分别输出电信号、量子密钥电信号至第一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
S2、第一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对电信号和量子密钥电信号进行与或非组合的逻辑运算,对信息明文直接加密得到信息密文;
S3、电光转换模块将电信号信息密文转换成光信号信息密文,并通过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模块;
S4、光电转换模块将光信号信息密文转换为电信号信息密文并传输至第二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以及量子密钥分发子系统输出量子密钥电信号至第二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
S5、第二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对接收到的电信号信息密文以及量子密钥电信号进行处理,反向运算得到信息明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QKD设备和第二QKD设备之间分发的量子密钥以电信号形式分别输出至第一密钥管理模块和第二密钥管理模块进行存储;
第一密钥管理模块、第二密钥管理模块分别输出量子密钥电信号至第一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第二电控光逻辑运算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0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