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8474.2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魏连波;汪东涛;伍晓辉;邹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胆汁 反流性 胃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炎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胃部疾病,可在各年龄段出现,发病包含诸多因素,如饮食不当、长期忧郁、抽烟饮酒、细菌病毒感染或胆汁反流等,通常伴随有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呕吐、胃出血、便秘,若不及时治疗延误病情,可进一步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恶化为胃癌。
其中,胆汁返流性胃炎是常见胃炎中的一种,也称碱性返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减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引起H+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病变。
现代医学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方式主要采用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是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积累的后果,改变生活习惯可从根本上预防和延缓病症的发作,如戒烟酒,减少食盐摄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和过热、过冷饮食。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食物;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消化能力等。药物治疗通常对症用药,如保护胃黏膜使用硫糖铝、思密达、麦滋林-S等,胃动力不足消化不良使用胃复安、吗叮林、莫沙比利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抑制胃酸分泌使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胃部疼痛难忍可口服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等缓解疼痛。服用药物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和不适,轻度患者甚至可以痊愈,而胃炎可长期存在,需不间断长时间治疗防止反复发作,但上述药物普遍存在不良反应,如腰痛、腹泻、眩晕、昏睡、口干、便秘、肌震颤、头向后倾、斜颈、肝肾损害等,抗生素类药物存在过敏反应,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因此研制出一种可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柴胡,白芍,川芎,陈皮,枳壳,党参,白术,香附,木香,乌药,玄胡索,甘草组成。
优选的,按质量份计,该组合物由柴胡5~30份,白芍5~50份,川芎5~30份,陈皮5~30份,枳壳5~30份,党参5~60份,白术5~30份,香附5~30份,木香5~30份,乌药5~30份,玄胡索5~30份,甘草5~30份组成。
优选的,按质量份计,该组合物由柴胡10份,白芍15份,川芎10份,陈皮10份,枳壳15份,党参25份,白术15份,香附10份,木香10份,乌药10份,玄胡索15份,甘草10份组成。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使用方法是: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温服,30天为1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组合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可以长期服用,不存在过敏反应,可以作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剂进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下述配方配制药物,柴胡10g,白芍15g,川芎10g,陈皮10g,枳壳15g,党参25g,白术15g,香附10g,木香10g,乌药10g,玄胡索15g,甘草10g。
实施例2
按照下述配方配制药物,柴胡5g,白芍30g,川芎15g,陈皮5g,枳壳30g,党参20g,白术30g,香附5g,木香5g,乌药30g,玄胡索30g,甘草15g。
实施例3
按照下述配方配制药物,柴胡20g,白芍25g,川芎30g,陈皮10g,枳壳15g,党参30g,白术15g,香附10g,木香20g,乌药30g,玄胡索15g,甘草30g。
实施例4
按照下述配方配制药物,柴胡30g,白芍5g,川芎5g,陈皮30g,枳壳5g,党参5g,白术5g,香附30g,木香30g,乌药5g,玄胡索5g,甘草20g。
实施例5
按照下述配方配制药物,柴胡10g,白芍15g,川芎10g,陈皮10g,枳壳15g,党参25g,白术15g,香附10g,木香10g,甘草10g。
实验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8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