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的氧化钙基陶瓷铸型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7003.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9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军;杨强;李涤尘;鲁中良;王忠睿;张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057 | 分类号: | C04B35/057;C04B35/622;C04B35/63;B33Y7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水基 凝胶 快速 制造 氧化钙 陶瓷 铸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D打印制作铸型模具
2)配制混合体系非水基预混液
混合体系非水基预混液,由有机物浓度为15%~25%的叔丁醇预混液和有机物浓度为15%~25%的乙二醇预混液以体积比2:3~3:2均匀混合制成;
3)配制非水基氧化钙陶瓷浆料
将氧化钙粉末、添加剂及分散剂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后分散至混合体系非水基预混液中,经球磨处理后,制得固相体积分数大于55%、表观粘度低于1Pa·s的非水基氧化钙陶瓷浆料;
4)凝胶注模成型
向非水基氧化钙陶瓷浆料中加入催化剂和引发剂,在真空和振动环境下,向铸型模具中灌注非水基氧化钙陶瓷浆料,完成凝胶注模,制得陶瓷铸型素坯,然后进行干燥;
5)脱脂预烧结
对干燥后的陶瓷铸型素坯进行脱脂预烧结处理,将铸型的3D打印模具原型与坯体中的有机物烧失,并对铸型产生预烧结作用;
6)强化烧结
对脱脂预烧结后的陶瓷铸型进行强化烧结,制得具有抗水化性能的氧化钙基陶瓷铸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铸型模具是采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或3DP技术快速制备出树脂模具、聚苯乙烯塑料模具或其它可热解、可烧蚀的铸型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叔丁醇预混液中,有机单体:交联剂:叔丁醇的质量比=(16~32):1:100;乙二醇预混液中,有机单体:交联剂:乙二醇的质量比=(16~32):1:100;
其中,有机单体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氧化钙粉末采用粒度为40~100μm的氧化钙粉末、粒度为4~20μm的氧化钙粉末和粒度为1~2μm的氧化钙粉末按照质量比为56:5:39混合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添加剂为ZrO
步骤3)中,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酸盐类高分子分散剂、聚丙烯酸盐类高分子分散剂、磺酸系高分子分散剂和聚羧酸类高分子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氧化钙粉末质量的0.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催化剂为四甲基乙二胺,加入量为混合体系非水基预混液质量的0.03%~0.1%,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加入量为混合体系非水基预混液质量的0.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干燥采用真空干燥,真空干燥箱的真空度低于333Pa;干燥过程为:在25℃下干燥24h,然后升温至50℃,继续干燥24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脱脂预烧结处理的烧结制度为:自室温起,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保温0.5h;然后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0℃,保温1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基凝胶注模快速制造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强化烧结的烧结制度为:自室温起,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0℃,保温0.5h;再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50~1600℃,保温3h。
10.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氧化钙基陶瓷铸型,其特征在于,该氧化钙基陶瓷铸型的型芯的室温强度为20~30MPa,高温抗弯强度为5~15MPa,高温挠度为0.5~1mm,烧成收缩率为≤1%,孔隙率为40%~50%,水化增重率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0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隔离开关
- 下一篇:一种车内乘员和宠物综合安全防护及监控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