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6619.5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2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武本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2/72 | 分类号: | H01R12/72;H01R12/73;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触头 连接器装置 静止位置 配线板状部件 防脱部 突起部 卡合 挠曲 支承致动器 按压接触 被卡合部 合支承部 绝缘壳体 转动操作 变形的 翘曲 脱离 | ||
提供一种连接器装置,能够难以产生因致动器产生挠曲而从多个触头脱离的问题,并且即便在致动器产生“翘曲”等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致动器在转动操作上的不良情况。该连接器装置具备致动器(30),所述致动器(30)在从第1静止位置转移至第2静止位置时,使插入至绝缘壳体(13)的配线板状部件与第1触头以及第2触头按压接触,在第1触头设置有卡合至致动器(30)的被卡合部并支承致动器的卡合支承部,在第2触头(21)设置有防脱部(27a),在没有配线板状部件并且致动器处于第1静止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而产生挠曲时,所述防脱部(27a)卡合至致动器的突起部(34)并阻止该突起部在特定方向上的位移。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涉及连接器装置,所述连接器装置用于将柔性印刷配线基板(FPC)或柔性平板状电缆(FFC)等的配线板状部件所设置的接触端子部与作为其他的电气零件即固体配线基板等配线基板的配线部电气地连结。
背景技术
将安装在各种电子设备上的比较小型的柔性印刷配线基板或柔性平板状电缆等配线板状部件向安装有各种各样的电气零件的配线基板安装时,多采用与该配线基板电气地连接而固定的连接器装置来进行。在将配线板状部件向配线基板安装时所用的这种连接器装置具有导电性触头,所述导电性触头在与配线基板的配线部连接的基础上再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接触端子部接触连接,经由该触头而将配线板状部件所设的接触端子部与配线基板的配线部电气地连结。
以往提出一种例如用于将作成柔性印刷配线基板的配线板状部件向配线基板安装的连接器装置,例如具有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壳体,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并配置在配线基板上,所述板状部件插入部供由柔性印刷配线基板构成的配线板状部件插入其中。而且,在该连接器装置中,具备:多个触头,排列配置地设置于绝缘壳体,在配线板状部件被插入至绝缘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时,分别与该配线板状部件所设置的多个接触端子部相对应;致动器,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绝缘壳体转动,在绝缘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有配线板状部件的基础上而转动时,朝向排列配置的多个触头挤压该配线板状部件,使多个触头分别处于与配线板状部件所设置的多个接触端子部按压抵接的状态。
致动器例如其整体呈沿着多个接头的排列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设置有:被支承部,卡合于多个接头之中的至少一部分,并由该多个接头之中的至少一部分支承;板状部件按压部,与配线板状部件抵接并按压该配线板状部件,通过相对于绝缘壳体转动致动器而选择性地处于相对于绝缘壳体成为立起位置的第1静止位置与相对于绝缘壳体成为倒伏位置的第2静止位置。
多个触头各自由导电性的弹性材料形成,在配置有绝缘壳体的配线基板中的配线部设置有例如通过焊接连接的连接端子部以及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处于与被插入至绝缘壳体的配线板状部件所设置的接触端子部抵接的状态。此外,多个触头之中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卡合支承部,所述卡合支承部卡合于致动器的被支承部并支承该致动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通过排列配置的多个触头支承致动器的基础上,能够相对于绝缘壳体转动致动器。
在该连接器装置中,在配线基板所配置的绝缘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有配线板状部件的基础上,致动器在规定的方向上从第1静止位置向第2静止位置转动时,该致动器使其上所设置的板状部件按压部抵接于被插入至板状部件插入部的配线板状部件,朝向分别设置于多个接头的多个接触部按压该配线板状部件,得到使多个接触部分别按压抵接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接触端子部的状态。由此,致动器的第2静止位置构成按压动作位置。此外,在多个接触部处于分别抵接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接触端子部的状态的基础上,致动器在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第2静止位置向第1静止位置转动时,该致动器使其上设置的板状部件按压部从插入至板状部件插入部的配线板状部件离开并解除相对于该配线板状部件的按压,使分别设置于多个接头的多个接触部从分别按压抵接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接触端子部的状态释放。由此,致动器的第1静止位置构成按压动作解除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精工株式会社,未经第一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66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