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箱安装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6422.1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文禄辉;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架,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安装架。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对电池箱的要求,现在主流厂家的电池固定结构如下:根据电池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在车身底骨架上焊接电池埋板。
这种结构说明如下:
每个电池舱底部焊接块电池埋板,可安装两块标准电池箱;电池箱与车身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每块标准电池箱需要6个M12螺栓固定;电池箱与车身地板之间刚性接触,无滚轮等助滑动装置。
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电池埋板焊接难度大(定位困难),同时增大了电池仓封板的制作难度。
(2)电池箱很难往车身里面推,且电池箱与车身上的电池埋板孔位很难对上。
(3)固定螺栓只能从车身底骨架底部向上安装,因地板与地面间隙小,所以安装螺栓很困难。
(4)电池维修困难。
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进一步创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极大降低电池舱的焊接和电池的装配难度,为后期电池的维修保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车身开发成本的电池箱安装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电池箱安装架,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连接固定于车身底骨架,其为矩形框架结构且长度方向两侧上部均匀铰接有导向滚轮,前部两端设有插销孔;所述第二托架也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与电池箱装配固定成一个整体并随所述电池箱一起置于所述导向滚轮上,且所述第二托架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托架的后端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所述第二托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部通过滑板与所述导向滚轮滚动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托架的前端内侧还设有插销且通过所述插销与所述前挡板两端的所述插销孔匹配插接。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所述第一托架包括左右彼此呈平行布置的两根边梁、连接于一对所述边梁的前端部的前挡板以及连接于两根所述边梁这之间的连接梁;
每根所述边梁包括矩形结构的基部、沿所述基部宽度方向一侧边竖直向上弯折后延伸形成的挡壁、沿所述基部宽度方向另一侧边先竖直向上弯折再水平弯折后形成的上导向板以及匹配装设于所述上导向板底侧的下导向板;
所述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之间有间隙,所述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的组合体沿长度方向均匀铰接有所述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的上部向所述上导向板上方突出,下部位于所述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前挡板的两端设有所述插销孔。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所述连接梁为均匀布设于两根所述边梁之间的四根,其中两根所述连接梁连接于两根所述边梁的两端之间;四根所述连接梁的中段底部还固设有底梁;每根所述连接梁一端穿设并固定于其中一根所述边梁的上、下导向板之间,另一端穿设并固定于另一根所述边梁的上、下导向板之间。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所述基部的尾端设有装配孔并通过所述装配孔配以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所述第二托架为矩形框架结构且包括左边框、右边框、前边框和后边框;
所述左、右边框的中段外侧边均竖直凸设有限位壁,底部装设有所述滑板;
所述前边框连接于所述左、右边框的前端部,所述前边框的左右两端与所述左、右边框的连接处向上凸设有前限位壁;所述前边框的前端部还竖直连接有前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的两端部与所述前限位壁连接;
所述后边框连接于所述左、右边框的后端部,其中段外侧壁上侧向外水平凸伸有支撑块,中段外侧壁中部向外凸设有把手,两端外壁对称安装有一对支座。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所述插销具有的一对且对称设于所述前限位板的两端内侧壁。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一对所述支座上均设有胶囊形的连接孔。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所述左、右边框的长度方向一侧均匀开设有工艺孔,长度方向另一侧均匀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所述前边框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也均匀布设有安装孔。
所述电池箱安装架,其中:所述第一托架的后端外侧设有固定螺母,所述第二托架的后端设有螺栓固定孔,在所述第二托架与电池箱固定成一个整体放在所述第一托架的导向滚轮上之后,所述第二托架与第一托架的后端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孔和固定螺母配以螺栓锁紧固定。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6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渗试件装脱模装置
- 下一篇:快换电池包采集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