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筒用斜条对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5633.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应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0 | 分类号: | A41H4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蒙建军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筒用斜条 对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筒用斜条对接方法,包括有如下工序:首先,将裁下的斜条叠放成一叠,叠放时每根斜条的面朝向一致,并在斜条的两头里侧用大针码手纤固定;其次,对整叠斜条的两端分别进行对接;对接整叠斜条的其中一端时,先揭开第一根斜条,将第二、三根斜条进行对接,再将第四、五根斜条进行对接,再将第六、七根斜条进行对接,依次类推,再将第2N、2N+1根斜条进行对接;对接整叠斜条的另一端时,将第一、二根斜条进行对接,再将第三、四根斜条进行对接,再将第五、六根斜条进行对接,依次类推,再将第2N‑1、2N根斜条进行对接。本发明对接方法简单,缩短手臂拉动距离,节省工时工序,不会接扭,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拉松紧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筒用斜条对接方法。
背景技术
拉筒又称卷边器,拉筒主要用于各种面料缝纫过程中的滚领、包边、卷边、折边、围边、拉脚、拉带等。目前,拉筒用45°斜条的对接方法是首先对接两根斜条同时参照斜条面,再捋顺至另端与第三根斜条进行对接,再捋顺至另端与第四根斜条进行对接,依次类推。此对接斜条的方法由于斜条本身较长使得手臂拉动距离长,消耗较多工时,并且很容易接扭,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对接方法简单,缩短手臂拉动距离,节省工时工序,不会接扭,提高工作效率的拉筒用斜条对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拉筒用斜条对接方法,包括有如下工序:
1)首先,将裁下的斜条叠放成一叠,叠放时每根斜条的面朝向一致,并在斜条的两头里侧用大针码手纤固定;
2)其次,对整叠斜条的两端分别进行对接;
其中,对接整叠斜条的其中一端时,先揭开第一根斜条,将第二根斜条和第三根斜条进行第一次对接,再将第四根斜条和第五根斜条进行第二次对接,再将第六根斜条和第七根斜条进行第三次对接,依次类推,再将第2N根斜条和第2N+1根斜条进行第n次对接;
对接整叠斜条的另一端时,将第一根斜条和第二根斜条进行第一次对接,再将第三根斜条和第四根斜条进行第二次对接,再将第五根斜条和第六根斜条进行第三次对接,依次类推,再将第2N-1根斜条和第2N根斜条进行第n次对接;
N的值为斜条的两端分别进行第n次对接的取值,n为≥1的自然数;
每两根斜条对接时其中的一根斜条的端部翻转180°使两根斜条的正面贴合且斜条的斜边部分重合,未重合部分的两根斜条的角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形成第一直角点和第二直角点,在两根斜条的反面依第一直角点和第二直角点形成的直线缉明线。
优选的,裁下的斜条堆叠时斜条背面朝上。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对接斜条时需要反复不断的捋顺拉动斜条导致工时长且容易接扭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斜条对接的效率,且不会接扭,工艺方法容易掌握,操作简单,节约工时40%,有效节省了工时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斜条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斜条,2-第一直角点,3-第二直角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拉筒用斜条对接方法,包括有如下工序:
1)首先,将裁下的斜条叠放成一叠,叠放时每根斜条的面朝向一致,并在斜条的两头里侧用大针码手纤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应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应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