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5344.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姚佳桂;仇兴雷;余之圳;辛凯;张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井 集水器 软式透水管 分流管 蓄水池 连通 集水装置 空气冷凝 顶部安装 供水装置 净化装置 通风装置 周向均布 低能耗 水输出 透水管 冷凝 取水 温差 主管 回收 | ||
1.一种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4)、通风井、集水器(10)和软式透水管(8);所述通风井顶部安装通风装置(1),所述通风井底部与集水器(10)连通;所述软式透水管(8)位于所述通风井内部,用于防止空气带走冷凝水;所述蓄水池(4)位于所述软式透水管(8)水平面上方,所述蓄水池(4)通过管道(6)与所述通风井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软式透水管(8)上方;所述管道(6)包括主管和若干分流管(7),若干所述分流管(7)一端与所述通风井周向均布连通,若干所述分流管(7)另一端与主管连通;净化装置(9)安装所述通风井底部与集水器(10)之间;所述集水器(10)连接供水装置,用于将集水器(10)内的水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4)顶部铺设透水混凝土(5),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透水管(8)为螺旋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透水管(8)内表面浸润亲水涂料,用于提高冷凝水的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9)至少分为两层,一层为细网过滤,用于避免较大颗粒物进入集水器;另一层为活性炭隔层,用于对收集的水二次过滤和净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井内部的软式透水管(8)处的温度与所述通风井顶部的温度之差大于12摄氏度;所述通风井顶部到集水器(10)的距离大于12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6)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蓄水池(4)内设有液位计,用于检测液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空气冷凝的分布式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和蓄能电池(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通风井顶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与蓄能电池(3)连接,用于储存电能;所述蓄能电池(3)分别与通风装置(1)和供水装置连接,用于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3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水汽采集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光能制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