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汁汽冷凝水果茶饮料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4451.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7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冷凝 水果 茶饮料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二次汁汽冷凝水果茶饮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饮料在加工储藏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三大技术难题:色泽稳定性的保持、澄清或浑浊度稳定性的保持、营养成分的损耗。酚类物质是饮料产生苦涩味及褐变、浑浊等品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茶饮料贮藏过程中,尤其是绿茶饮料汤色的褐变,不仅会影响茶饮料外观,而且使风味与营养成分也发生变化,降低茶饮料品质。江春柳等在《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耐储藏特性的影响》中对不同水质调配的绿茶饮料储藏期间汤色、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耐储藏特性的影响差异明显。
绿茶饮料以其显著的解渴、清香、营养、天然、保健等特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已成为了茶饮料的发展主流。侯丽芳等在《苹果二次汁汽冷凝水茶饮料工艺配方的研究》利用香气宜人的苹果二次汁汽水浸提绿茶,开发兼有纯天然植物水与绿茶优势于一身的“全天然植物水”绿茶饮料,为二次汁汽冷凝水的开发利用及绿茶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促进传统绿茶的发展,增强产品储藏稳定性,减少营养成分损耗,开发新口味的绿茶饮料,将二次汁汽冷凝水与绿茶有机结合,提供一种二次汁汽冷凝水果茶饮料的加工方法。
一种二次汁汽冷凝水果茶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步骤组成:
1)、将精选绿茶复火干燥至茶叶中水分含量为5-5.5%,冷却粉碎至20-40目,加入2-2.3%氯化锌、60-65倍量二次汁汽冷凝水,于25-28℃低温浸提25-30分钟,过滤得一次浸提液和茶渣;
2)、将步骤1所得茶渣加入65-70倍量二次蒸汽冷凝水,加热至80-85℃,热浸提15-20分钟,过滤得到二次浸提液,并将其与步骤1所得一次浸提液合并,澄清去除不容杂质,于0.1-0.2MPa真空杀菌20-25秒,得澄清茶汁;
3)、将步骤2所得茶汁加入3-3.5%白砂糖、0.5-0.6%果胶、0.001-0.0012%花青素、0.02-0.023%VC、0.015-0.018%柠檬酸混合,水浴加热至75-80℃并进行充分搅拌,经100-200目滤网抽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得滤液经板式换热器快速加热至85-90℃,热灌装封口,并于120-121℃灭菌15-20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一种二次汁汽冷凝水果茶饮料的加工方法,由于在灭菌时,受外界条件影响,儿茶素结构中的3,4-邻二羟基易与游离金属离子络合,从而使其含量下降。根据不同水质对绿茶综合品质影响,避免钙、镁等离子使茶汤中多酚类等物质被氧化,导致汤色褐变,增强稳定性,选用二次汁汽冷凝水进行调配。并通过调节茶汤PH值,使其成弱酸性,增强茶汤的稳定性。添加果胶、白砂糖丰富营养成分,增加组织密度,增强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二次汁汽冷凝水果茶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步骤组成:
1)、将精选绿茶复火干燥至茶叶中水分含量为5-5.5%,冷却粉碎至20-40目,加入2-2.3%氯化锌、60-65倍量二次汁汽冷凝水,于25-28℃低温浸提25-30分钟,过滤得一次浸提液和茶渣;
2)、将步骤1所得茶渣加入65-70倍量二次蒸汽冷凝水,加热至80-85℃,热浸提15-20分钟,过滤得到二次浸提液,并将其与步骤1所得一次浸提液合并,澄清去除不容杂质,于0.1-0.2MPa真空杀菌20-25秒,得澄清茶汁;
3)、将步骤2所得茶汁加入3-3.5%白砂糖、0.5-0.6%果胶、0.001-0.0012%花青素、0.02-0.023%VC、0.015-0.018%柠檬酸混合,水浴加热至75-80℃并进行充分搅拌,经100-200目滤网抽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得滤液经板式换热器快速加热至85-90℃,热灌装封口,并于120-121℃灭菌15-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