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差动装置控制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4187.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1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S·杜比;A·佐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3/02 | 分类号: | G04B13/02;G04B19/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雷明;吴鹏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差动 装置 控制 时间 运行 等式 机构 | ||
1.一种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包括指针装置,所述指针装置的用途是借助于民用时间时针(46)和与所述民用时间时针(46)同心的真实太阳时间分针(50)来指示表观或真实太阳时间,所述指针装置不具备民用时间分针,所述民用时间时针(46)由钟表机芯驱动旋转并且继而驱动所述真实太阳时间分针(50),所述时间运行等式机构(44)还包括时间等式凸轮(54),所述时间等式凸轮具有由对于一年中的每一天在平均太阳时间或民用时间与表观太阳时间或真实太阳时间之间的差值确定的轮廓,所述时间等式凸轮(54)由所述钟表机芯以每年一圈的速率驱动旋转,所述真实太阳时间分针(50)的位置由所述时间等式凸轮(54)的位置确定,
所述时间运行等式机构还包括差动齿轮装置(64),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第一输入由分齿轴轮(72)形成,所述分齿轴轮由所述钟表机芯驱动并且每小时旋转一圈,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第二输入由所述时间等式凸轮(54)形成,所述差动齿轮装置(64)关于所述真实太阳时间分针(50)同心地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64)包括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和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一分齿轴(74)经由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驱动一民用时间时针管(70),所述分齿轴轮(72)固定在该分齿轴上,所述民用时间时针(46)被压装在该民用时间时针管上,所述民用时间时针管(70)经由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驱动一真实太阳时间分针管(102),所述真实太阳时间分针(50)被压装在该真实太阳时间分针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能将转速从每小时一整圈降低至每十二小时一整圈;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能将转速从每十二小时一整圈增加至每小时一整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和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自转,由此形成在所述真实太阳时间分针管(102)上定心的圆形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和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自转,由此形成在所述真实太阳时间分针管(102)上定心的圆形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和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与所述真实太阳时间分针管(102)等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和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与所述真实太阳时间分针管(102)等距。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和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安装成在与所述民用时间分针管(70)成一体的差动框架(84)上自由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安装成围绕第一销(82)枢转,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安装成围绕第二销(96)枢转,所述第一和第二销(82,96)固定在所述差动框架(84)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轮副(76)包括与第一行星小齿轮(80)成一体的第一行星轮(7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齿轴(74)与所述第一行星轮(78)啮合,所述第一行星小齿轮(80)在固定不动的差动冠轮(88)的第一内齿圈(86)上滚动,这具有使所述差动框架(84)旋转的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增速轮副(90)包括与第二行星小齿轮(94)成一体的第二行星轮(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1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全息一体化立体框架
- 下一篇:一种电网二次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