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3575.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4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周鼎;简伟任;夏寅;薛永富;刘建凯;唐海江;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5/16;G02B1/14;G02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 11546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31504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化 涂布液 可靠性 亮度 反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LCD的反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为了解决现有银反射膜易划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布液包括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光引发剂,氟素添加剂,以及有机溶剂。所述反射膜包括高亮银反射层和硬化层。该反射膜的表面具有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优异的防污性,解决了现有的银反射膜易被导光板划伤,引起银层被氧化,从而造成背光辉度降低甚至全黑的问题,同时提高银反射膜的组装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LCD的反射膜材料技术领域,同时也涵盖需要类似反射膜的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能发光,需要借助于背光源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的发展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亮膜以及外框等组装而成。背光模组的反射膜放置于导光板的底部,将自底部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现有市场高亮的银反射膜主要有双面银(如图2所示),日本丽光75W34产品结构,为目前行业内主要的高亮度银反射膜产品,由于高亮度银反射膜区别于普亮银反射膜,它的银层位于20位置,而10位置的涂层主要起防水防氧化作用,对于硬度方面要求不高。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整机组装后会进行背光的抗震动等测试,极易造成10层的磨损,从而导致银层被空气和水汽所氧化,直接影响背光的整体辉度甚至全屏黑等严重现象。同时,客户在组装过程中,虽然采用带手套等方式进行操作,但是难免会造成指污遗留在膜表面,从而造成组装良率的下降。
在此之前,已有多项专利公布说明制备高硬度、高耐磨、防污硬化液配方,但是这些配方或只适用在硬化玻璃涂层表面,或适用在平面手机膜表面,适用于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的未曾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银反射膜易划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反射膜的表面具有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优异的防污性,解决了现有的银反射膜易被导光板划伤,引起银层被氧化,从而造成背光辉度降低甚至全黑的问题,同时提高银反射膜的组装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化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丙烯酸酯预聚物30-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30份,光引发剂1-10份,氟素添加剂0.1-0.5份,以及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有机溶剂30-60份。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有机溶剂40-50份。加入有机溶剂是为了调节硬化涂布液的固含量,也能使其适于涂布,并进一步使硬化层具有较好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硬化液的固含量为38%。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氟素添加剂0.3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光引发剂3.6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丙烯酸酯预聚物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份。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硬化涂布液中,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包括多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30份,低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3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包括多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5-30份,低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23份。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14-16提供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硬化涂布液中,所述多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选自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五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或四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低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选自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或二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3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