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状态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3173.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3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祝;常雯婷;周明珠;阮贵艳;叶睿;杜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懿奈(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状态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物信息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皮肤状态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者的脸部肤色与自身的天生肤色的差异值、脸颊信息、全脸的静态纹信息及动态纹信息;获取所述待测者脸部的皮肤屏障信息;根据所述差异值、脸颊信息、静态纹信息、动态纹信息以及皮肤屏障信息,获取所述待测者脸部的皮肤状态。本发明在皮肤状态检测中,既获取了待测者的脸部肤色,还获取了待测者自身的天生肤色,可以更清禁地了解待测者的肤色情况,从而给出更精确的光老化肤色差,让待测者可以更明确自己的美白空间。同时,本发明在皮肤状态检测中既考虑了待测者全脸的静态纹信息,还考虑了待测者全脸的动态纹信息,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全面、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物信息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状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皮肤检测系统精度不高、重复率差,并没有形成系统化,测量方法也不科学严谨。例如,现有的大部分皮肤检测系统会检测全脸的皱纹情况,但并不会区分动态纹路与静态纹路,由于动态纹路与静态纹路的形成原因不同,如果不加区分而统一对待,显然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精确度。此外,现有的皮肤检测系统在测量肤色的白皙程度时,只根据测量出的肤色白晳值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美白的空间,而不考虑用户的天生肤色,这显然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状态的检测方法,以向用户提供一个更科学、更精确且更全面的肤质情况评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皮肤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者的脸部肤色与自身的天生肤色的差异值、脸颊信息、全脸的静态纹信息及动态纹信息;获取所述待测者脸部的皮肤屏障信息;根据所述差异值、脸颊信息、静态纹信息、动态纹信息以及皮肤屏障信息,获取所述待测者脸部的皮肤状态。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皮肤状态检测中,既获取了待测者的脸部肤色,还获取了待测者自身的天生肤色,这使得相关检测人员可以更清禁地了解待测者的肤色情况,从而给出更精确的光老化肤色差,让待测者可以更明确自己的美白空间。同时,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对待测者脸部的静态纹及动态纹进行了区分,在皮肤状态检测中既考虑了待测者全脸的静态纹信息,还考虑了待测者全脸的动态纹信息,这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全面、可靠,有利于向待测者提供一个更科学、更精确且更全面的肤质情况评估。
另外,所述差异值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差异值及第二差异值;所述第一差异值为额头的黑色素平均值与胳膊内侧部位的黑色素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差异值为所述额头的Lab值与所述胳膊内侧部位的Lab值之间的差值。提供一种获取脸部肤色与自身的天生肤色的差异值的方法。
另外,获取待测者全脸的静态纹信息及动态纹信息,具体包括:利用第一皮肤测试仪分别采集所述待测者的额头图像、眉间图像、左眼部及右眼部图像、左眼尾及右眼尾图像、左嘴角及右嘴角图像;根据采集的所述额头图像、眉间图像、左眼部及右眼部图像、左眼尾及右眼尾图像、左嘴角及右嘴角图像,获取所述全脸的静态纹信息及动态纹信息。提供一种获取静态纹信息及动态纹信息的方法。
另外,所述静态纹信息包括静态纹的平均深度以及相对长度;所述动态纹信息包括动态纹的平均深度及密度。提供要获取的静态纹的信息及动态纹的信息。
另外,所述脸颊信息包括黑色素的分布信息及血红素的分布信息。提供一种要获取的脸颊信息。
另外,获取所述待测者脸部的皮肤屏障信息,具体包括:通过第二皮肤测试仪的水分探头测试脸部的第一预设位置,来获取皮肤的含水量;将角质剥脱试纸粘贴于脸部的第二预设位置,并在粘贴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将所述角质剥脱试纸移至所述第二皮肤测试仪的镜头框上,以供所述第二皮肤测试仪获取待测者的所述角质剥脱能力;将油脂试纸粘贴于所述第二皮肤测试仪的镜头框上,并用粘贴有所述油脂试纸的镜头框按压待测试者脸部的第三预设位置,在按压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通过所述第二皮肤测试仪获取所述皮肤表面油脂含量。提供一种获取皮肤屏障信息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懿奈(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懿奈(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3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