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结构复合型人造血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3150.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6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杜广武;陈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优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薛海霞;董建林 |
地址: | 226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血管 内层 三层结构 纤维增强层 弹性体层 管体 血层 致密 抗血栓性能 微孔 机械性能 医疗器械领域 生物相容性 抗渗透性 抗血栓性 梯度变化 内表面 顺应性 细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结构复合型人造血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三层结构复合型人造血管由致密的阻血层、弹性体层和纤维增强层组成。其中,致密的阻血层在管体的内表面,弹性体层在管体的中间,纤维增强层在管体的外表面。阻血层、弹性体层和纤维增强层都分布有微孔,微孔的尺寸从内层至外层呈增大趋势。人造血管各层的阻血性能、组织长入性能、抗血栓性能、机械强度和厚度均呈梯度变化:阻血性能从外层到内层呈增大趋势;细胞长入性能从外层到内层呈降低趋势;抗血栓性能,从外层到内层呈增强趋势;机械强度,从外层到内层呈降低趋势。本发明的三层结构复合型人造血管具有很好的抗渗透性、抗血栓性、顺应性、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很好的抗渗透性、抗血栓性、顺应性、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三层结构复合型人造血管。
背景技术
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心脏将新鲜的血液经大大小小的血管运输到身体各部位进行体内的营养成分和废物的交换,以确保各器官的正常功能。然而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瘤和外力创伤等病因造成多种动脉和静脉血管缺损,需要通过外科手术采用不同直径的血管替代品进行对应病变血管部位置换、搭桥等修护治疗。血管替代品一般有自体血管、异种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和人造血管,由于自体血管常常受到患者年龄、已存在的血管疾病等因素的限制以及异种血管和同种异体血管的来源问题,临床上需要大量人造血管来对病变血管进行修护。
理想的人造血管,最基本的性能应该满足:(1)具有一定的强度,吻合时不易撕裂,使用时能承受血液压力而不破损;(2)具有与人体血管类似的顺应性,吻合口不易形成血栓;(3)具有很好的抗弯折性;(4)适当的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在有利于维持血浆蛋白形成的假膜并促进内皮细胞生长的同时,应保证血液不渗漏,不因沉积作用而导致栓塞;(5)良好的生物(组织和血液)相容性,不会引起排斥反应。
目前已商业化的人造血管,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由于基体材料是脆性的,造成缝合处易渗血;其管壁孔径过小,组织细胞长入也有限。涤纶(PET)人造血管,内表面较粗糙,易形成血栓;其管壁孔径较大,术中也易漏血,PET血管一般采取预凝血或生物涂层操作来避免术中漏血的问题。多层复合型人造血管,如GOREACUSEAL Vascular Graft(国械注进20153462072),该产品内层和外层都是ePTFE,中间层是具有低透血的硅胶层,由于内外层的ePTFE孔径较小,使细胞难以完全长入管壁,这限制了血管假体与人体组织的融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层结构复合型人造血管。本发明利用致密的阻血层作为人造血管的内壁,使人造血管术中不渗血,且具有很好的抗血栓性能;利用弹性体作为人造血管的中间层,使人造血管具有很好的顺应性和机械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或扭折成角,且针穿刺后的封堵效果也很好;利用纤维纺织加工得到的织物作为人造血管的外层,使人造血管具有很好的缝合强度,且较大的孔径可使细胞和组织液三维渗入到血管壁中。本发明制备的人造血管,生物相容性好,不渗血,具有很好的抗血栓性能,顺应性好,针孔封堵效果好,缝合强度好,还能使细胞实现三维长入,使血管假体与自体组织融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三层结构复合型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人造血管由致密的阻血层、弹性体层、纤维增强层组成,其中,致密的阻血层在管体的内表面,弹性体层在管体的中间,纤维增强层在管体的外表面,阻血层、弹性体层和纤维增强层都分布有微孔,微孔的尺寸从内层至外层呈整体增大趋势。其中致密的阻血层为内层,弹性体层为中间层,纤维增强层为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优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优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3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