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振动管道的抗振导向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2814.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蒋思阳;付勇;朱晓锋;陈骋;罗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57/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陈婷婷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振动 管道 导向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振动管道的抗振导向支架。
背景技术
核电站对于管径小于89mm的管道都是根据现场实际安装条件由施工工人临时布置的,并未经过详细的设计论证,其中部分的管道由于受到高温高压流体的激励难免产生高频振动。
而近来各核电站频发小管道断裂事故,严重影响核电厂正常生产和安全,对小管道进行排查后发现,小管道部分支架设置不合理,部分小管道甚至发生磨损。小管道支架主要用于承载管道的自重,限制管道的位移。目前现场的支架多采用管夹形式,该类型的管夹用在一些小管道上,特别是小于一寸的管道上时,管夹的两个紧固螺母的紧固程度难以把握。若太紧,则管夹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管道在受热后,难以正常膨胀,此时管夹实际相当于一个固定支架;若太松,则管夹与管道之间会有间隙,在管道受流体激振,产生高频振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管道与管夹之间的摩擦,最终导致管道表面磨损,管壁减薄,而有的小管其管壁只有几毫米,管道的磨损减薄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风险,带来较大的管道泄漏隐患。现有的管夹即便松紧得当,也依然存在一定的摩擦力,无法对管道进行有效的减振。
在核电站,有很多小管其作用是指示主管内的各项参数,小管的泄漏很可能造成核电站计划外停机,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对管道起支撑作用,又能保证管道正常热膨胀不受阻,还要具有一定的抗振作用的支架形式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振动管道的抗振导向支架,其既能起到普通管夹的承载作用,同时能够在保证管道热位移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减振,并消除磨损管壁的影响,从而对管道的安全运行起到保障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至少包括可拆卸的套设在抗振管道外壁周部的内层套筒、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内层套筒外壁周部的外层套筒,所述内层套筒的外壁周部与所述外层套筒的内壁周部之间夹设有滚动导向件,所述内层套筒的内壁表面还设有用以吸收所述抗振管道振动能量的粘弹性层。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套筒至少包括圆环状的第一主体部;所述外层套筒至少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周部且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同一轴心线的圆环状的第二主体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套筒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半圆形的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所述第一上夹板和所述第一下夹板对合形成所述的第一主体部;所述外层套筒至少包括半圆形的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所述第二上夹板和所述第二下夹板对合形成所述的第二主体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夹板和所述第一下夹板还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上夹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下夹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夹板/所述第一下夹板的两侧边部且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耳;
所述第二上夹板和所述第二下夹板还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上夹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下夹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夹板/所述第二下夹板的两侧边部且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下夹板的下底部设有底座;
当所述外层套筒套设于所述内层套筒的外侧周部时,所述内层套筒的所述第一连接耳与所述外层套筒的所述第二连接耳其位置相错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夹板和所述第一下夹板均设有四个所述第一连接耳,四个所述第一连接耳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上夹板/所述第一下夹板两侧边部的两个端部;
所述第二上夹板和所述第二下夹板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上夹板/所述第二下夹板的两侧边部;
当所述外层套筒套设于所述内层套筒的外侧周部时,所述外层套筒一侧边部的所述第二连接耳位于同一侧边部的两所述第一连接耳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套筒的外壁周部与所述外层套筒的内壁周部之间配合的设有用以容纳所述滚动导向件的导向槽;或者,所述内层套筒的外壁周部和所述外层套筒的内壁周部这两者中的其中一者设有所述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包括沿所述内层套筒的外壁周部设置的第一环形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层套筒内壁周部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数量至少为一条,当有多条所述第一环形槽时,多条所述第一环形槽沿所述内层套筒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外层套筒的内壁相应的设置与所述第一环形槽数量相应且位置一一相对的所述第二环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导向件为嵌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之间的滚珠,所述滚珠的直径为3-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过程中流体管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