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氯汽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9853.5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颜欢;赵琴;卿华;刘陈;王堰涛;罗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13/02;F17C1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向晟 |
地址: | 644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氯汽化系统,包括液氯汽化器、与液氯汽化器连通的液氯进料管和缓冲罐,液氯汽化器内设有换热列管,包含换热列管的壳程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带有调节阀的进水管和带有pH在线分析仪的出水管,液氯汽化器通过第一氯气管与缓冲罐相连,液氯汽化器内还设有液位检测仪、温度检测仪和压力检测仪。本系统采用低温差大循环流量的换热汽化方式,可以使液氯的换热汽化更加均匀、稳定,从而大大降低液氯汽化器内的压力波动,使液氯汽化器内的压力几乎不发生波动,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液氯汽化系统和管道输送系统运行的安全平稳性,同时,还可以保证进入氯化塔内的氯气和乙炔进料量配比的稳定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汽化领域,尤其是一种液氯的汽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三氯乙烯的生产中,液氯需要经加热汽化为氯气后再送入到氯化塔内进行氯化反应从而制得粗四氯乙烷,粗四氯乙烷通过提纯,然后脱氯化氢反应后生成三氯乙烯。
而目前的液氯汽化器通常采用80℃的热水作为加热介质对液氯进行换热汽化,由于热水与液氯的温差较大,将会导致液氯汽化得过快,液氯进料量不易调节,从而使热水与液氯换热不均,最终导致液氯汽化器内的压力产生较大波动,进而影响液氯汽化器的安全运行;另外,氯气压力的波动容易导致进入到氯化塔内的氯气量与乙炔的进料量配比失调,从而影响氯化反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影响氯化反应的转化率和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氯汽化系统,该汽化系统采用低温差大循环流量的换热汽化方式,可以使液氯的换热汽化更加均匀、稳定,从而大大降低液氯汽化器内的压力波动,使液氯汽化器内的压力几乎不发生波动,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液氯汽化系统和管道输送系统运行的安全平稳性,同时,还能保证进入氯化塔内的氯气和乙炔进料量配比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氯汽化系统,包括液氯汽化器和与所述液氯汽化器连通的液氯进料管,液氯汽化器内部的换热区域设有换热列管,包含所述换热列管的壳程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进水管和出水管,液氯汽化器的顶部还设有一根第一氯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氯汽化器内设有液位检测仪、压力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氯进料管上设有一个液氯调节阀。通过调节液氯调节阀的开度,可以使液氯汽化器内的液氯量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一个进水调节阀,且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部。通过调节进水调节阀的开度可以控制液氯的汽化速率,将进水管设在液氯汽化器壳程的上部以及将出水管设在壳程的下部,可以实现逆流换热,增大换热效率,进而保证液氯汽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管上设有一个pH在线分析仪,且出水管位于进水管的下部。通过在出水管上设置pH在线分析仪,可以实时检测循环水的pH值,以观察液氯是否泄漏至循环水一侧,一经发现液氯泄漏至循环水一侧,即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因液氯泄漏处理不及时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将出水管设在壳程的下部以及将进水管设在壳程的上部,可以实现逆流换热,增大换热效率,进而保证液氯汽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液氯汽化器的底部设有一根第一排液管,所述的第一排液管上设有一个第一排液阀。通过设置第一排液管和第一排液阀,可以打开第一排液阀将液氯汽化器底部聚集的三氯化氮排放至碱液吸收罐内,从而避免三氯化氮在汽化器内聚集,防止三氯化氮浓度过高而造成爆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氯气管的另一端与一缓冲罐连通,第一氯气管上设有一个第一氯气阀。通过调节第一氯气阀的开度,可以使氯气更加均匀、稳定地流入到缓冲罐内缓冲,为氯气均匀、稳定流入氯化塔内作好铺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