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醛捕捉凝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8821.3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荣;孙一郎;丁林贤;仲淑贤;杨利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醛 捕捉 凝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醛捕捉凝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纳米氧化亚铅0.3~0.9份;纳米氧化铁0.3~0.9份;纳米碳酸钙0.1~0.5份;纳米氮化二氧化钛1~9份;十八胺3~12份;焦亚硫酸钠3~10份;水25~35份;四氯化碳20~30份;分散剂3~5份。本发明的甲醛捕捉凝胶,甲醛吸附效果好,且吸附时效长,在持续作用180天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率达到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醛捕捉凝胶。
背景技术
建筑房地产的持续大规模发展,催生了大量房屋装修需求,极大地加剧了室内污染。资料显示,目前有68%的人体疾病与居室污染有关,而甲醛是重要的室内污染来源。家居装修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的家具、板材、地毯、涂料甚至胶黏剂,都以甲醛作为其成份,这些物质日积月累都会或多或少地挥发出甲醛,因此,游离的甲醛对室内空气产生的污染难以避免。
甲醛捕捉凝胶又称甲醛清除剂、甲醛消纳剂或甲醛捕获剂。目前的技术多是含有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甲醛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如酰胺类、酚肼类、有机胺类、无机铵盐类等的水溶液及其混合物。这些物质能与甲醛进行络合、氧化、加成等反应来破坏、分解甲醛,使二者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及无毒的反应产物,从而达到消除甲醛的目的。
但这样的捕捉剂,一来甲醛的清除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吸收效果并不稳定,一段时间过后就可能面临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高效吸收甲醛的甲醛捕捉凝胶。
一种甲醛捕捉凝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纳米氧化亚铅0.3~0.9份;纳米氧化铁0.3~0.9份;纳米碳酸钙0.1~0.5份;纳米氮化二氧化钛1~9份;十八胺5~12份;焦亚硫酸钠3~10份,;水25~35份;四氯化碳20~30份;分散剂3~5份。
优选,纳米氮化二氧化钛的质量与十八胺的质量之比为15:16。
优选,十八胺的质量与焦亚硫酸钠的质量之比37:45。
优选,纳米氮化二氧化钛的质量与纳米氧化亚铅、纳米氧化铁和纳米碳酸钙的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3:18。
优选,纳米氧化亚铅的粒径为20纳米;纳米氧化铁的粒径为30纳米;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50纳米;纳米氮化二氧化钛的粒径为90~100纳米。
优选,分散剂为聚羟酸钠盐形共聚物、含氧基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以十八胺为模板剂,以四氯化碳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将纳米氧化亚铅、纳米氧化铁、纳米碳化钙、纳米氮化二氧化钛和焦亚硫酸钠均匀地分散到凝胶中,使纳米氧化亚铅、纳米氧化铁、纳米碳酸钙、纳米氮化二氧化钛、十八胺和焦亚硫酸钠达到分子程度上的均匀融合,其中纳米氧化亚铅、纳米氧化铁和纳米碳化钙均为有效的紫外光分散剂,分散在胶体中的他们可以加剧紫外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在低紫外线的条件下,纳米氮化二氧化钛依然能够获得高效的激发。
同时,十八胺自身也极易与甲醛反应,进而对甲醛形成吸附,但因十八胺极易被氧化,因此容易造成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稳定,本发明中通过加入焦亚硫酸钠作为抗氧化剂,并将焦亚硫酸钠均匀地分散在形成的凝胶中,能够延长焦亚硫酸钠的作用周期,使凝胶通过十八胺对甲醛进行吸附的机制变的长效而稳定。
本发明的甲醛捕捉凝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甲醛捕捉凝胶,通过使纳米氧化亚铅、纳米氧化铁和纳米碳酸钙与纳米氮化二氧化钛相互作用,增强了氮化二氧化钛对甲醛的吸附作用,使得凝胶在紫外线极低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色环保型的甲醛清除剂
- 下一篇:酸性气体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