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6907.2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3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汪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园 行间 土壤管理 有机茶园 蚯蚓 绿肥 茶园土壤 枯枝落叶 生态循环 土壤表面 土壤肥力 覆盖物 蚯蚓床 有机肥 修剪 间作 生态系统 接种 杂草 放养 肥料 饲养 覆盖 维护 | ||
1.一种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茶园行间埋有机肥结合铺草覆盖,每亩铺草量1000-1500 kg;
S2:精耕细作,勤除杂草:春茶采前进行一次浅耕,深8-12 cm削草,清除越冬杂草,春茶采后浅耕削草2~3次,疏松采茶时踏实的表土,推迟夏草生长,秋、冬季结合施基肥进行一次行间深耕,深20~30 cm,把覆盖草料深埋土中;
S3:行间饲养蚯蚓:在茶园地边做蚯蚓床培养蚯蚓,然后放养接种茶园;
S4:针对1-4年生茶园间作绿肥;
S5:修剪枝叶回归茶园:每年修剪下来的枯枝落叶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或作茶园土壤覆盖物铺于土壤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间铺草的原料为山草、稻草、麦秆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为厩肥或豆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耕时采用行中深、根际浅的方法,做到不伤根或少伤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床培养蚯蚓的方法为挖长3~4 m,宽1~1.5 m,深30~40 cm的坑,坑底铺上10 cm左右较肥的壤土,壤土上放少量经堆腐的枯枝烂叶、青草、谷壳、畜栏粪便及厨房垃圾等作为蚯蚓的食料,做成蚯蚓床,在食料上再铺上约10~15cm的肥土,每天浇点水,使蚯蚓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约过半个月食料充分腐烂,然后每平方米接种30~50条在蚯蚓床中培养虫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放养接种的方法为在茶园行间开一条宽30~40 cm,深30 cm的放养沟,沟里铺放堆沤肥、草肥、栏肥、茶树枯枝落叶、稻草等物,加上少量表土拌和均匀,然后挖出事先准备好的蚯蚓床中的蚯蚓、蚯蚓粪便及未吃光的剩余的枯枝落叶等杂物一起分撒到茶园放养沟中,盖上松土,浇水,让蚯蚓逐步自然生长、繁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茶园间作不同品种绿肥,对1~2年生幼龄茶园选用矮生或匍匐型绿肥;对3~4年生茶园,选用早熟、矮生的绿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矮生或匍匐型绿肥为伏花生或绿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早熟、矮生的绿肥为乌豇豆、黑毛豆、小绿豆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69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