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4708.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8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尚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璨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17/12;B32B27/02;B32B27/12;B32B7/12;B32B33/00;B32B37/12;D04H1/4218;D04H1/42;D04H1/488;D04H1/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珞***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玻璃纤维 针刺毡 玻璃纤维管 毡层 制造 化学纤维 短切管脚废料 防腐蚀性能 抗腐蚀性能 生产成本低 玻璃纤维 传统产品 传统工艺 粉尘收集 粉状产品 钢铁高炉 工业锅炉 煤气净化 生产加工 生产装置 使用寿命 水泥窑头 陶瓷窑炉 硅铁粉 过滤袋 短切 基布 炭黑 窑尾 生产成本 节约 | ||
本发明是一种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布和毡层,其特征在于毡层包括如下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的原料组分:80支玻璃纤维短切管脚废料50‑80,化学纤维50‑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短切工序产生的玻璃纤维管脚废料为原料,生产成本低、抗腐蚀性能优越的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及其制造方法。玻璃纤维管脚废料全部得到了利用,变废为宝,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生产成本仅为传统工艺的65%;提高了产品的防腐蚀性能,使用寿命为传统产品的1.5倍以上,广泛用于钢铁高炉气、煤气净化,炭黑等粉状产品收集,水泥窑头窑尾、硅铁粉生产装置、工业锅炉、陶瓷窑炉等诸多领域所使用的粉尘收集过滤袋生产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属于通过针刺方法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制成的用于气态流体除尘的过滤材料。
背景技术
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过滤片材,用其制作成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过滤袋;在钢铁高炉煤气净化、炭黑等粉状产品收集、水泥窑头窑尾除尘、硅铁粉生产除尘、锅炉烟气除尘、陶瓷窑炉尾气除尘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收集粉末产品和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现有技术中的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采用玻璃纤维短切纱与化学纤维复合制造。短切纱是通过短切工序,将原料玻璃纤维切割成一定长度的短纤维制成的。短切工序在产出短切纱时,由于生产玻璃纤维长丝工艺的原因,不可避免的,产生部分单纤维直径5.5-7.5um的长丝,成为废品。造成原料浪费,提高了传统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的制造成本。有待开发利用。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短切纱,玻璃纤维短切纱直径单一,对于不稳定的工况环境,抗腐蚀性能欠佳。
一种利用短切工序产生的玻璃纤维短切管脚废料为原料,生产成本低、适应复杂不稳定工况环境,抗腐蚀性能优越的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是人们所期待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利用短切工序产生的管脚废料为原料,生产成本低、抗腐蚀性能优越的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包括基布和毡层,其特征在于毡层包括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
玻璃纤维短切管脚废料 50-80
化学纤维 50-20。
发明人经多次实验证实,用玻璃纤维短切管脚废料代替传统工艺中的玻璃纤维组分,所制造的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传统工艺制造的产品技术指标,而且在防腐蚀性能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用寿命延长到原来产品的1.5倍以上,生产成本仅为原来的65%。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复合玻璃纤维针刺毡,其特征在于毡层包括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
玻璃纤维短切管脚废料 80
化学纤维 20。
以上配比是发明人公开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玻璃纤维短切管脚废料是指80支玻璃纤维短切管脚废料,是使用专用设备制成的长49mm-51mm,单纤直径在5.5-7.5μm的短切纱。
所述玻璃纤维短切管脚废料作为玻璃纤维组分可以与传统玻璃纤维短切纱以适当比例复合使用。有利于方便地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涉及适合的产品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璨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璨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4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