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UASB高效厌氧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2977.0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魏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发宝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废水 集中 处理 系统 uasb 高效 厌氧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指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UASB高效厌氧池。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特别是含有铬废水和压铸废水。现有UASB高效厌氧池的结构设计不够理想,其内微生物分解废水作用效果不理想,而且气体、液体、固体三相分离效果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UASB高效厌氧池,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UASB高效厌氧池结构设计不够理想,其内微生物分解废水作用效果不理想而且三相分离效果不佳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UASB高效厌氧池,包括厌氧池体以及装设在厌氧池体内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三相分离器以及设置在的厌氧池体内底面上设有布水反射器,该布水反射器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反射锥体,每个反射锥体由实心砖切成,并且实心砖的倾斜表面通过水泥砂浆刷抹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所述厌氧池体的底部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为素混凝土垫层,下层为钢筋混凝土层,并且素混凝土垫层和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还设有若干个混凝柱,相邻地混凝柱之间的间隙填设有碎石砂垫,中层为碎石砂垫和若干个混凝柱构成;所述厌氧池体的侧壁部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为钢筋混凝土层、外层为水泥砂浆层。
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外侧壁还涂设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层。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UASB高效厌氧池的结构设计理想,采用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三相分离器的设计,下方的一个三相分离器对气体、液体、固体三相进行一级分离作用,上方的一个三相分离器对气体、液体、固体三相进行二级分离作用,使得气体、液体、固体三相分离效果更加的理想;实心砖的倾斜表面为粗糙面的设计,有利于微生物在粗糙面上着床、生长、繁殖,这样增强微生物分解废水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局部剖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芬顿反应池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UASB高效厌氧池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多级沉淀池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清水池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清水池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三角堰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三角堰的示意图,其中内三角堰上移后的状态。
图11为本发明中一个整流板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清水池体一端和进水穿墙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进水穿墙管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备注:附图中W线表示污水管道线路;附图中N线表示污泥管道线路。
参照附图1。一种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方法,铸造废水依次通过粗过滤处理、第一调节池21处理、第一油脂分离池31处理和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41处理后得到第一废水和第一污泥;含铬废水依次通过粗过滤处理、第二调节池22处理、第二油脂分离池32处理和第二混凝反应沉淀池42处理后得到第二废水和第二污泥,再将第一废水和第二废水再集中后依次再通过芬顿反应池5处理、中和反应气浮池13处理、UASB高效厌氧池6处理、兼氧池71处理、接触氧化池72处理、多级沉淀池8处理、过滤罐14处理和清水池9处理后达标排放;所述UASB高效厌氧池6处理得到的第三污泥、多级沉淀池8处理后得到的第四污泥和所述第一污泥均通过一污泥压缩池15处理得到上清液和浓缩污泥,将浓缩污泥再通过第一板框压滤机16处理得到干泥和滤液,再将滤液和所述上清液再回送至第一调节池21处理;所述第二污泥通过第二板框压滤机17处理得到滤液再回送至第二调节池22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发宝,未经魏发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2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