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0861.3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中;钱洪祥;胡大勇;钱迪;范汉清;仇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61;C08G18/48;C08G18/44;C08G18/42;C08G18/32;C08G1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3552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用超细 纤维 合成革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氨酯树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改性聚四氢呋喃二醇4.0%~9.0%、聚碳酸酯‑己内酯二醇6.5%~12.0%、聚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2.3%~4.0%、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8.0%~12.0%,乙二醇0.7%~1.6%、对苯二酚‑双(β‑羟乙基)醚1.2%~2.5%、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元醇0.5%~1.0%、N,N‑二甲基甲酰胺65%~70%。用该树脂制成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按照“QB/T 4194‑2011汽车用聚氨酯合成革”中规定的方法检测,耐热老化性、耐寒性和耐折牢度等性能均符合汽车内饰用合成革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树脂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细纤维合成革是采用与天然皮革中束状胶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束状超细纤维,制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密度非织造布,填充以优质开式微孔结构的聚氨酯树脂,结合复合面层加工技术制成酷似天然皮革的高档仿真人工皮革。超细纤维合成革无论从内部微观结构,还是外观质感及物理特性等方面,都能与高级天然皮革相媲美,几乎具有天然皮革所有的特性和优点,并且在机械强度、耐化学性能、吸湿透气性、质量均一性、保型性、自动化剪裁加工适应性以及防水、防霉变性等方面优于天然皮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坐车的机会越来越多,对汽车内饰皮革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天然皮革资源有限,加工过程中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重金属含量容易超标,加工过程中利用率低,所以其造价一般比较昂贵,因此海内外企业积极探索合成革应用于汽车内饰的生产制造。汽车内饰合成革在耐高温,耐低温,阻燃、耐磨、耐腐蚀、环保,舒适度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各方面性能都非常优异的超细纤维合成革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汽车内饰中。
夏季阳光强烈照射下,汽车内的温度会很高,高温会造成合成革的性能急剧下降,导致皮革件产品的老化甚至破损,因此汽车内饰用革对耐热性的要求比较高。在寒冷的冬季,低温会导致合成革革面变硬,皮革的弹性回复和舒适度都随之变差。因此开发出一种耐高温,耐低温性能都比较好的汽车革用超细纤维合成革已成为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耐高温,耐低温性能都较好的汽车内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树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汽车内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内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树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改性聚四氢呋喃二醇是由四氢呋喃和侧基取代四氢呋喃共聚得到的改性聚四氢呋喃二醇。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四氢呋喃二醇是数均分子量为2000~4000g/mol的改性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碳酸酯-己内酯二醇为碳酸酯和己内酯二醇的共聚多元醇,其中碳酸酯和己内酯二醇的质量比为:80/20,分子量为2000g/mol。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乙二醇与对苯二酚-双(β-羟乙基)醚的摩尔比为1/1~4/1。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元醇为一种数均分子量2000-5000g/mol,含有2官能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醇。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为数均分子量为2000g/mol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或数均分子量在2000g/mol的聚己二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四频段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商品的微信推广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