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拉抗老化的室外遮阳篷布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0777.1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杰雷遮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08;B32B27/02;B32B27/12;B32B27/32;B32B27/40;B32B27/34;B32B27/36;B32B27/20;B32B33/00;C09D129/14;C09D7/65;C09D16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拉抗 老化 室外 遮阳篷 布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抗拉抗老化的室外遮阳篷布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遮阳篷是采用卷取方式使软性材质的帘布向下倾斜与小平面夹角在0-15°范围内伸展、收回的遮阳装置,是优良的外遮阳制品。遮阳篷具有全面的外遮阳功能,能够彻底阻挡紫外线的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负荷;遮阳篷具有节能效果,遮阳篷,从节省能源以及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意义非常重大;遮阳篷,在遮挡炎炎夏日的同时,能够使强烈的阳光以漫射光的形式反射入室内,使室内光线明亮而不眩目,并且不影响从室内看出的窗外景观,将人们的生活空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创造出了新的居住空间;遮阳篷其遮阳布所具有的特殊防紫外线功能,不仅使人体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袭,混纺面料有着天然面料吸汗透气、柔软舒服的特点,又吸收了化纤面料结实耐穿、垂悬挺括、光泽好颜色鲜亮等优点防水透气面料的主要功能有: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风,保暖。从制作工艺上讲,防水透气面料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防水面料高的多;同时从品质上来看,防水透气面料也具有其他防水面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完美解决了透气与防风,防水,保暖等问题,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面料。真正的防水面料长期处于潮湿的气候环境中也能经得住渗水压力,不渗水。比如长时间地在风雨交加的户外行走,跪或坐在潮湿的地面,都不会渗水。在水汽的状态下,水颗粒非常细小,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到另一侧,从而发生透汽现象。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之间互相“拉扯抗衡”),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也就是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使透汽膜有了防水的功能。
现有的遮阳篷通常具备一定的防水和效果,但是其材质较为轻薄,导致其结构强度较低,在长期的户外活动中会造成衣物表面出现破损的问题,而且采用多层面料的户外衣物着色单一,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从而导致其表面无法附着较为立体的涂料层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结构强度较差且无法在表面喷涂复杂涂料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合理设置达到较高强度且还通过多层材料将涂料层保护起来使其稳定的附着在布料层表面的衣物面料布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拉抗老化的室外遮阳篷布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1.首先制备作为基层的布料层,按照质量分数计取用50-75%的聚丙烯酸-2-羟基乙酯纤维、20-40%的聚丁二酸丁二酯纤维和20-35%的聚氨酯弹性纤维作为原材料进行混纺得到纱线并通过机器制成布料层备用;
A2.然后按照质量分数计取用聚乙烯醇缩丁醛40-60%、氧化铬汞15-25%、环已酮10-15%和复合消泡剂10-20%作为涂料层原料,先将复合消泡剂按照质量分数比例倒入聚乙烯醇缩丁醛中进行加热搅拌10-20min,然后再向其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铬汞和环已酮并持续搅拌20-25min即得到涂料;
A3.按照质量分数计取用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40-60%、苯代三聚氰胺30-40%和脲醛树脂20-35%作为薄膜层原材料进行造粒形成改性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颗粒备用;
A4.然后将涂料均匀的涂覆在布料层一侧,待其稳定形成涂料层后,将准备好的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颗粒加热并均匀的涂覆在涂料层上并将涂料层完全覆盖;
A5.再以质量分数计选取聚氨酯橡胶45-85%、增韧剂8-16%和丙酮20-30%作为压胶层的原材料进行熔融共聚得到改性聚氨酯橡胶并通过烫金工艺贴合在布料层设有涂料层相对一侧面上形成压胶层,从而得到衣物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1中混纺成纱为60-80支,并将得到的混纺纱按照95*60的纱织密度进行纺织成布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2中具体在140-175℃的条件下进行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加热搅拌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3中中造粒挤出温度范围为120-145℃;造粒挤出机前端温度为120-125℃,中端温度140-145℃,后端为135-1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杰雷遮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杰雷遮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