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0604.X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郝江平;高士秋;刘新华;李静海;房贤;郭玉伟;白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料装置 拨料叶片 间隔板 给料 可控 宽体 转轴 转子组件 强制给料装置 物料给料设备 旋转叶片式 出料通道 进料通道 均匀间隔 可控性 外筒体 物料卡 输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属于物料给料设备领域,为解决现有给料装置给料能力差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出料通道、外筒体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轴、拨料叶片和多个间隔板。在相邻的两个间隔板之间设有沿转轴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拨料叶片,拨料叶片靠近转轴一侧均与转轴固定连接,而拨料叶片靠近间隔板的两侧均与相邻的间隔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提高了输料流量的整体可控性和稳定性,解决了旋转叶片式强制给料装置的物料卡堵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给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物料给料装置主要包括旋转叶片式给料装置、输送带式给料装置和滚筒式给料装置。
传统旋转叶片式给料装置多为卧式,主要用于点式给料,下料集中于下料口,不适合要求物料均匀分布于一定宽度的宽体给料需求。传统旋转叶片式给料装置也不适合输送颗粒粒径较大的物料,否则颗粒物易卡涩在叶片与外壳体之间,使得设备无法正常运转。
传统宽体物料给料装置主要采用输送带式和滚筒式等结构。输送带式结构输送距离较远,但存在结构复杂,输送带容易跑偏等问题。滚筒式结构较为简单,但单滚筒输送距离较短,物料失控自流现象严重;多滚筒组合输送时,滚筒间间隙大则物料从滚筒间间隙泄漏严重,滚筒间间隙小则容易产生物料卡死滚筒。
前述两种宽体给料装置还有些共同的不足:
首先,该两种宽体物料给料装置均为依靠物料与输送带或滚筒间的摩擦力来输送物料。由于给料装置的进料口对物料的压力分布和颗粒度分布受给料方式和上部料仓结构的影响较大,沿宽度方向压力分布和颗粒度分布往往不均匀,造成给料装置宽度方向给料往往不均匀,对于黏滞度较大的粘性物料或内摩擦力较大的疏松物料,宽度方向给料的不均匀性问题更为突出。该两种给料装置主要依靠上部挡料板调节给料厚度的均匀性。由于物料层上下之间以及物料与输送带或滚筒间的摩擦力不可控,因而同样厚度的料层,在宽度方向的物料输送速度却差异很大,造成后续工艺稳定性的不可控,生产质量变差。另外,当挡料板调节物料厚度较薄时,很容易出现卡堵现象;当挡料板调节物料厚度较厚时,又容易在下料点处出现物料自流现象,下料点下料速度均匀性完全失控。
其次,由于该两种宽体物料给料装置较长的支撑轴同时承受上部物料的压力,承重能力有限,特别是进料口位置一般料层较高,支撑轴承受的压力更大。另外,用于链条炉等层燃炉的分层给煤装置和用于高温物料干燥的给料装置,除受压力外,还受使用温度的影响,因而支撑轴很容易变形,造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再次,前述两种宽体物料给料装置的进料口位置容易堵料,造成物料无法正常输送。由于进料口位置物料所受压力较大,而进料口尺寸小,该位置很容易出现物料的粘壁、架拱和搭桥,而所述两种宽体给料装置对物料主要通过摩擦力传动,对物料的直接作用力较小,也没有对物料的拨料无法稳定输送或者甚至断料,当进料口发生堵料时,往往造成物料无法稳定输送,甚至产生物料输送过程的完全断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良好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良好的宽体可控给料方法。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燥机出板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料盘上下料的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