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表面涂覆自动转移定型一体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0489.6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张颍龙;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家思特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28 | 分类号: | B05D1/28;B05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连围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表面 自动 转移 定型 一体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板材表面涂覆自动转移定型一体化工艺,包括步骤:一、推送工序,推送机构将板材朝涂覆工位推送,并推动盖板移开;二、涂覆工序,推送机构带动挤压机构挤压涂料对板材下表面涂覆涂料;三、板材上移工序,推送机构带动提升机构下移,对板材吸附固定,并在其复位时带动板材上移;四、辊匀工序,转移机构推动盖板复位时匀料辊对板材涂层辊匀;五、吹干工序,提升机构释放板材,下放机构支撑板材下移的过程中,出风孔对板材的涂层吹干;六、承载输出工序,下放机构带动板材下移至输出工位释放,承载组件支撑板材输出;本发明克服了板材涂覆工序麻烦、涂覆效率低以及转移过程中不具备对涂层进行良好辊匀和吹干的功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板材表面涂覆自动转移定型一体化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板材进行涂覆类似保温涂料、防火涂料时,一般采用涂刷辊或者喷涂的方式,该种涂覆方式容易出现涂抹不均,而且在应对需要单面涂覆涂料时,还容易使板材的内表面也被涂抹上材料,就会导致板材无法再使用,另外有采用机械涂抹工具的,缺点是:操作复杂,无法解决板材内表面也被涂抹以及涂抹均匀的问题,还有不能很好的转移板材,容易对涂层造成损伤。
申请号为CN201510405100.7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将涂料只均匀分布在板材表面的喷涂系统,通过设置包括滚动皮带、滚动皮带托盘、板材皮套和喷涂系统,解决了瓷砖、玻璃或金属板材等内表面也被涂抹的问题,还有能很好的固定瓷砖、玻璃或金属板材等材料的将涂料只均匀分布。
但是发明人发现,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设备板材涂抹涂料效率较低,涂覆过程中板材转移效率低,其次该设备不具备在完成涂覆的板材转移过程中对其涂层进行快速吹干的功能,另外在板材完成涂覆后对其进行转移时,涂层容易受到接触性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推送工序、涂覆工序、板材上移工序、辊匀工序、吹干工序以及承载输出工序有序结合,简化了板材单面涂覆涂料并对涂层进行辊匀和吹干的工艺流程,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取得良好涂覆效果的目的。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板材表面涂覆自动转移定型一体化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步骤一、推送工序,推送机构将待涂覆的板材朝涂覆工位上推送,并同步推动涂覆工位上的盖板从涂覆工位上移开;
步骤二、涂覆工序,步骤一中的推送机构在推动板材移动一段距离后带动挤压机构挤压料箱内涂料对移动过程中的板材下表面进行涂覆涂料;
步骤三、板材上移工序,步骤一中的推送机构在推动板材移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提升机构下移,提升机构对涂覆工位上的板材上表面进行吸附固定,并在推送机构复位时在其带动下向上转移板材;
步骤四、辊匀工序,转移机构推动步骤一中的盖板往涂覆工位上移动复位,且在其移动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盖板上的匀料辊对板材下表面的涂层进行辊匀;
步骤五、吹干工序,步骤三中的提升机构释放板材,下放机构支撑板材向下移动,在下放机构带动板材下移的过程中,盖板上的出风孔对板材的涂层进行吹干;
步骤六、承载输出工序,步骤五中的下放机构在带动板材下移至输出工位时释放板材,板材在承载组件的支撑下由转移机构带动输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一中的推送机构通过板材间接推动盖板沿着板材移动的方向从涂覆工位上移开,且在盖板完全从涂覆工位上移开时板材完全移动至涂覆工位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二中的挤压机构挤压料箱内的挤压腔使涂料腔内的涂料液面上升对在涂覆工位上水平移动的板材下表面涂覆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家思特涂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家思特涂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图案化润湿性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新型涂布机热能回收系统